-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再度改版有主客观的理由。客观理由是,近三年有若
1-24 刑法綜覽
第一節 刑罰的意義與目的
國家以刑罰對付犯罪人,對於犯罪人自身以及社會大眾,究竟有什麼
意義與目的?這是對於刑罰的思索。這思索凝聚成三個有長遠歷史的刑罰
理論:報應、一般預防與特別預防理論。刑罰的意義在刑法史上被反覆發
問數千年,屬於刑法的永恆問題之一。這問題的思辨,有助於刑事立法的
檢討,復有助於刑法解釋學的討論。以下先談報應,其次一般預防,最後
特別預防。
、報應理論?
報應理論是古老但不落伍的觀念。依報應理論,人有自由意志,可以
辨別是非善惡,也知道與社會為敵的後果;若有人可以棄絕惡行,卻執意
為惡,就必須為此抉擇承擔倫理上的責難。自己思索、自己作主、自己負
責、走自己的道義承擔之路。報應理論的基礎,就是自由意志。
依照報應理論,刑罰的發動,端看惡行的嚴重程度,罪與罰必須均衡。
法定刑或宣告刑的輕重,都以客觀上發生的惡害(結果)為基準?。刑罰
是公正的報應,不是漫無節制的復仇。重罪重罰、輕罪輕罰、有罪有罰、
無罪無罰;只有這樣,社會的正義需求與犯罪人的贖罪才有可能。
刑罰自身即為目的,刑罰不是追求目的的手段。這是四平八穩的刑罰
思想,不會形成治亂世用重典的刑事政策。
報應理論的核心,就是實現正義。實現正義的神髓,即為有罪必罰。
堅持報應理論,自然不會出現具有彈性的刑罰制度。緩刑、假釋、易科罰
?殺人或傷害的惡行,比起財產犯罪要嚴重。從法定刑看,大多數財產犯罪的處罰,都
在 5年以下。侵害生命或重大傷害身體的處罰,則比財產犯罪重得多。法定刑的安排,
實踐了「罪刑均衡」這個原則。
1-25《上篇?刑法總則》第二章 刑罰論
金、裁判免刑、不追訴處罰境外的輕微犯罪、追訴權時效消滅、行刑權時
效消滅,等等的制度都沒有依附的可能。這些制度,使得有罪必罰的觀念
大打折扣,甚至落空。
依報應理論,已經發生的惡害才是刑罰反應的基準,犯罪人將來是否
繼續犯罪,一般社會大眾是否模仿犯罪人,刑罰皆不過問。刑罰只回顧過
去,不前瞻未來。
、一般預防理論?
一般預防理論與報應理論相同,都假定人是理性的主體,都有自由意
志。不過,一般預防理論的刑罰態度積極,認為刑罰不應消極回顧過去,
必須前瞻未來。刑罰有其積極的目的,就是:預防一般人犯罪。
對於犯罪人嚴肅的追訴審判,並且貫徹刑罰的執行,可以讓社會大眾
警覺國家實現刑罰的決心,不敢心存僥倖,仿效犯罪人。此外,藉由明確
的刑法規定,讓所有理性人在犯罪前可以清楚的評估後果,打消犯罪動機。
明確的刑罰,可以讓社會大眾清楚計算犯罪的成本,因而達到一般預防的
目的。
一般預防理論建立在「心理強制」的邏輯上。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
慾望,慾望常常無法滿足,因此有痛苦。但是,如果以不法手段滿足慾望,
將可能承受刑罰制裁,這是另一種痛苦。刑罰制裁之痛,勢必超越慾望不
能滿足之痛。理性之人自有清楚的權衡與抉擇,寧可承受慾望不能滿足的
痛苦。刑罰因此發揮預防犯罪的作用。提出這個威嚇邏輯的人,是德國早
年的刑法學者費爾巴哈(Anselm von Feuerbach 1775~1833)。
一般預防理論可能走極端,演變成治亂世用重典的刑事政策。為了讓
一般人清楚覺察犯罪的代價,刑罰必須嚴厲。越是嚴峻的刑罰,越能讓人
驚覺刑罰的恐怖,進而形成犯罪的反動機。特別刑法的創設,即是一般預
防的產物。
1-26 刑法綜覽
過度嚴苛的刑罰,也可能形成負面效應。如果入侵住宅行竊可能遭受
重刑,竊賊可能鋌而走險,乾脆殺害屋主。販毒的刑罰很重,毒販的反抗
自然最堅決,警察緝捕毒販的風險因此很高。以為一味的重罰就能夠預防
犯罪,是危險的理想主義。
、特別預防理論?
特別預防理論認為,刑罰的目的,是預防犯罪人再犯罪。發動刑罰的
基準,是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而不是犯罪情節的輕重,不是行為所
造成的惡害大小。再犯的可能性,存於犯罪人的惡性,主觀的危險性。犯
罪情節即使輕微,惡害雖然不大,但是如果確定犯罪人有很高的再犯可能
性,可以從重科刑。相反,如果惡害很大,但是幾乎沒有再犯可能性,處
罰可以從輕。把犯罪人關入監獄,目的是矯治,再社會化,調整人格,消
除或化減犯罪人的惡性。監獄因此是再教育的處所,而不是單純的贖罪場
所。這是一種充滿理想色彩的刑罰理論,與報應理論形成強烈對比。
在特別預防理論底下,重罪可以輕罰,輕罪可以重罰,有罪可以不罰,
無罪可以有罰。刑法的制度變成既豐富又有彈性。重罪可以輕罰,例如,
義憤殺人(§273)、生母殺嬰(§274),都是殺人重罪,但立法上考慮這
種人將來再犯罪的可能性不高,所以相對於一般的殺人罪,處罰較輕。累
犯的制度,意味輕罪可以重罰;對於再犯可能性較高的人,可以刑罰與保
安處分雙管齊下,也意味輕罪可以重罰。裁判免刑(§61),緩刑(§74),
意味有罪可以不罰。時效消滅的制度,也蘊含有罪不罰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