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上海的“寻音者”.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访上海的“寻音者”.doc

探访上海的“寻音者”   老唱片收藏是收藏市场中的一个独特的门类,因为生产唱片需要复杂的生产流水线,所以难以造假,市场上几乎没有赝品。近年来,没有赝品的老唱片收藏市场吸引了很多收藏爱好者,许多老唱片的价格已比几十年前翻了数千倍。   走进冯树华老先生的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走廊尽头摆放着的一台唱机,冯老先生就从这里开始为《新民周刊》记者讲起了他的收藏。   最初,冯老先生只是喜欢买唱片来欣赏音乐,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才正式开始收藏。后来,冯老的这个爱好又深深地影响了儿子冯?]先生,几十年来,父子二人已收藏有几千张黑胶唱片,收藏唱片可以说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其实,今时今日的大部分“声音”,很大程度上已经不需要“人”的在场了――乐器的声音、乃至人的声音,都可以通过电子合成来实现,甚至很多原本自然世界中不存在的声音,也可以通过合成被创造出来。人们所能“占有”的声音,从前是大大的黑胶唱片和唱机,摆在家中的一角;后来变为一盒盒CD、卡带,摆进书架;再后来变成了数码播放器中的一个个文件,放进牛仔裤的口袋里;现在它们身处“云端”,手握一个可以联网的小终端,便仿佛可以听见全世界。声音从未如此轻快便捷,触手可及。然而,当黑胶碟片再次开始旋转,轻轻的噪音再次响起,那一声声却真真切切,仿佛是流连人世繁华的少年一回头便能看得到的故乡。时光流淌总让彩色化为黑白,但黑胶唱片的片芯也似斑斓的瞳孔,静静凝视着世间川流而过的声色光影,永远带着它的风情,永远带给人们最真切的感动。 生产唱片需要复杂的生产流水线,所以难以造假,市场上几乎没有赝品。   “这个享受无法比喻”   中国最早的唱片诞生于上世纪初的1907年。1917年,法国人乐浜生靠着拉洋片和播放《洋人大笑》唱片在中国发了财,便在今天的衡山路811号创建了当时中国最大、技术设备最先进的“百代”唱片公司,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小红楼”。当时,如周璇、姚莉、白虹、龚秋霞、王人美等一些歌星、影星都曾在这里灌制过唱片,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也都是从这里走向了千家万户。   据冯?]介绍,当时中国的唱片制造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基本是同步的,差距很小,这也从一个方面显示了当年我国唱片业的繁荣。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今,黑胶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早已没有了生产线,昔日这些著名的歌星、影星的声音资料和老唱片,就显得格外珍贵。   当《何日君再来》的曲调随着唱片旋转徐徐飘散在房间里,伴着温软醇厚的声音,冯树华老先生不自觉地用手指在桌上打起了节拍。冯老先生从小喜欢音乐,那时候娱乐的方式比较单一,冯老从读书以后就迷上了“无线电”,里面的音乐、戏曲、评弹、相声等等丰富的内容都深深吸引着他。“有了唱片之后就好了!”冯老感叹,喜欢的声音可以反复听,反复去体会,确实是一种无可比拟的享受。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黑胶唱片的收藏,有人专门收藏流行歌曲方面的,有人专收京剧的,也有像冯老一样收藏黑胶的。但与很多黑胶唱片收藏家不同的是,冯氏父子的收藏并不局限于某一门类,而是更加侧重于从唱片发展史的角度来确定收藏的意向,去收集每一个时期、每一个领域的代表性唱片。听唱片和收集唱片固然是享受,但收藏的很大一部分乐趣,还在于研究唱片,去了解每一张唱片本身的故事,这也是父子二人对唱片收藏乐在其中的缘由。   说起来,冯老先生收藏这些老唱片也甚是不容易。他一不沾酒,二不吸烟,唯一的嗜好就是听音乐,所有的零用钱都用去买唱片,即使在十年动乱时也是如此――那时候听唱片、欣赏歌曲,往往要有几个实在要好的朋友,实在要听,只能在家里关上门窗,拉上窗帘,尽量把音量调低,偷偷摸摸地享受。用冯树华的话讲,听唱片“比吃什么都好,这个享受无法比喻”。   珍藏了一个年代的记忆   一张唱片连通的并不只是冯氏父子和音乐,也不只是音乐的今日与往昔。一张唱片的诞生里,有多少人为之扮演不同的角色,多少人为之努力,老唱片所珍藏的,更是跨越时空和人海的感动。   早在很多年前,冯氏父子就有一个愿望,就是集齐周小燕先生灌制的所有唱片。辛苦了十几年,他们终于实现了这个夙愿。当时,九十多岁高龄的周小燕先生听到自己当年灌制的唱片十分激动,甚至还跟着唱了起来,感叹自己竟也不晓得有这么多唱片保留了下来。如今周小燕先生已辞世,冯氏父子二人观看当时在她家共听他们集满的唱片的录像时,亦是感慨良多。   老唱片不仅承载了小我悲欢,还珍藏了一个年代的记忆。冯氏父子收藏唱片已经有三四十年,收藏的数千张老唱片如果铺展开来的话,可以占满一个标准的篮球场。其中既有上世纪百代、胜利、大中华三大唱片公司灌制出版的流行度较高的唱片,也有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代表性唱片,还有很多珍贵的历史声音资料。这些老唱片,用自己发展的历程见证着国家发展前进的脚步――比如从材质方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