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陵曲散斜阳远.doc
广陵曲散斜阳远 国伟兄寄来他的一本新书《我经历的22个出版事件》,我知道他曾长期活跃在中国当代出版界,但不清楚他还经历了如此多的“事件”。 略加翻阅,发现书中诸多事件涉及的人物,我也有不少认识的。读他的书反倒引出我的许多回忆,便越发觉得这是一本感性而丰蕴的书,就像人到中年,回忆感慨人生的春花秋月、流水落叶,再现那段真心无藏、激情如火的岁月。 书中写到他编辑出版《文化苦旅》前生后世的因缘。这书刚刚出版,余秋雨先生到郑州参加一项什么活动,东道主的饭桌上秋雨先生将一册散发着清新油墨芬芳的《文化苦旅》签了名送我,果然是绚丽的精装。当时我也没有想到,此书很快就成了影响极大的畅销书! 国伟说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出版了张承志的《荒芜英雄路》,并特别指出这个书名深深打动了他。对此我深有同感。我后来出版自己的文学评论集《苍茫朝圣路》,实际上就是有意套用了这一书名。这个书名,又是书中收录的我给何向阳写的一篇评论文章的标题。而向阳在随我读研时,用心、用力写作的一篇长文,即“张承志研究”,此文的发表让国内文坛开始关注到这位年轻的女评论家。而我自己后来从事“精神生态”研究,也曾从张承志的那篇随笔《清洁的精神》中接受了助推力。再往前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课堂上讲《北方的河》,就已经确立了对这位作家的敬重。 我和张承志接触不多,早年上海作协举办笔会,承志刚从日本回来,我俩曾住一个房间。后来,他到海南参加韩少功举办的生态文学研讨会,会上我对他说,有的读者看过《黑骏马》后就到蒙古草原上寻找黑骏马。承志说,哪里还有马,驴也没有了!承志是能画画的,说着就随手拿起桌上的铅笔给我画了一匹马,还又写上“送给枢元大哥”。会后,我们还曾在海口一家小馆子吃了羊肉泡馍,是承志提议的,怕我多花钱。吃饭的时候承志说起当年在豫西考古时,他能够唱全本豫剧《朝阳沟》,这让我那在大学讲授音乐学的太太听得目瞪口呆!真是如同国伟书中写的,张承志是一位文字中冷峻、生活中温和的人。读他的书,他是西域大坂上的冰,是寒光凛凛的剑;待到接触到他本人,他又像一位宁静慈祥、细心体贴的大嫂。 国伟的书中还写到韩少功,说他是“最具理论气质的作家”,这话,以前我从作家张炜那里也听过,在我看来,韩少功更是一位富集“精神性内涵”的作家。一九九四年冬天,我刚刚踏上海南岛的土地,少功就骑着他那辆破摩托车将我驮到一家湖南饭馆,请我吃湘菜。他不知道我从不敢吃辣,那天直吃得我“涕泪满衣衫”!适值海南省作协换届,少功做主席,给我派了个“副主席”的差事。少功自己说过“忍看朋辈成主席”,“主席”类乎“新鬼”,我做了一届之后,便逃生出来,不再做了。 国伟的这本书里还讲到张抗抗,我是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读了她的长篇小说《地平线》的,后来又评论过她的《隐形伴侣》《情爱画廊》,在北京的作家里,我与抗抗接触算是比较多的。我曾在一篇论文里大讲一通中医理论,她来信说,她的中医公爹夸我讲得好,让我得意了许多天。国伟的书中还曾讲到的南帆、北村、王鸿生、蔡翔、萌萌、张志扬,也都是我熟识的读书人、写书人。还有一位陈志红,也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熟识的朋友,二○一○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在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颁奖,我们还一块儿乘着乌篷船游览东湖,不料天不假年,志红竟于去年辞世。聊以为慰,我家影集中还珍存了她多帧端庄、清丽的倩影。 国伟的这本书中也还写到我,那是一九九二年国伟到河南平顶山市参加由我召集的一个学术研讨会,与会的都是活跃于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中青年作家、学者。会上热烈、紧张的论争气氛与会外山野丛林的荒蛮风光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多年过后不少人都还在文章里深情地回忆起这次会议。国伟在这本书中写道:“石人山的聚会按照现在许多活动的经济规格来看,那实在是一个贫寒的活动,但在我们的学术理想和人文情怀的注入下,精神和思想的含量却十分充足。在一个近乎原始的山上,我们讨论的是最前沿的哲学和语言转向的命题,讨论显得非常自由和激烈。这种民间性质、但十分自由的学术生态,在当今中国实在稀少。” 会后不久,国伟找到我,说想为我做一本书。那时我正热衷于精神生态研究与大散文写作,于是便潜伏在海边的一个渔村里奋笔写下了那本《精神守望》,被国伟收入了他策划的“学者散文丛书”。那时节我到北京出差,顺便逛北京大学校门外的“风入松”书店,抬头望见精装本、柠檬黄封套的《精神守望》赫然陈列在书店玻璃橱窗显著的位置,让我怦然心动。待到进入店内,又看见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留学生捧了本《精神守望》在翻阅。我那时的心情真有点像“大姑娘上轿”,兴奋中夹杂着忐忑,由此深切体会到出版人“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苦辛,耳边遂响起国伟那浑厚的男中音:我想为你做一本书! 《精神守望》出版后,重印、再版,受到读书界意外的好评,尤其是文学界前辈们的赞扬。钱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