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学习资料【言语理解】
目录
说明 2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一期 2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二期 3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三期 4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四期 4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五期 5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六期 6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七期 9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八期 10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九期 12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十期 15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十一期 17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十二期 19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十三期 22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十四期 23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十五期 25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十六期 27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十七期 29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十八期 30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十九期 31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二十期 34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二十一期 36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二十二期 37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二十三期 41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二十四期 44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二十五期 46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二十六期 48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二十七期 50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二十八期 51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二十九期 53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三十期 55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三十一期 58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三十二期 60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三十三期 61
原帖链接: 63
说明
按住CTRL点击上方的所属目录可以追踪正文。答案仅供参考,如有意见或建议欢迎提出,共同进步~~
参考答案为题目下方的黑色阴影部分,查看的方法:
选中阴影部分,将背景色改为“无”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一期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______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______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______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A.况且 何况 而且 B.况且 而且 况且
C.何况 而且 何况 D.何况 况且 而且
D【解析】这是一道考查对关联词语的辨析能力的试题。题目涉及了“况且”、“何况”、“而且”三个连词的用法。“况且”表示一种直陈的语气,有进一步申述的意思,它与②句的意思相符。“何况”的一个用法是表示甲如此,乙则更不必说了,这与①句的意思相符。“而且”常用来表示一般的递进,即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这与③句的意思相符。
2、寄生植物,_______,它是靠攫取寄主的养料和水分来养活自己。许多寄生植物叶片的形状和寄主大致相似,便于_______,而且抢占高枝,抢占向阳的位置,虽然毫无根底也要_______,出尽风头。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名副其实 冒名顶替 装模作样 B.顾名思义 冒名顶替 装模作样
C.顾名思义 鱼目混珠 虚张声势 D.名副其实 鱼目混珠 虚张声势
C【解析】顾名思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名副其实:名声或名誉与实际相符。这一句话,后半句就是对前面的解释,所以用“顾名思义”正确。鱼目混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冒名顶替: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假冒别人的名义,代他去干事或窃取他的权力、地位。句中没有替他干事的意思,用“鱼目混珠”合适。虚张声势:假造声势,借以吓人;装模作样:故意做作,故作姿态。从抢占高技、出尽风头等词语看,应该选“虚张声势”。
3、我从我的沙发上发现映在窗玻璃上的玫瑰色的_______,这使我非常惊异,在一色灰沉沉的天空上,东方涌现出玫瑰的色彩,它与一切分隔开,孤零零地_______在那里,看起来像是一个微笑。我用目光_______这幅光辉灿烂的图画,把这幅画的每线霞光都吞咽下去,直到不禁笑了起来。天哪,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会跟我同在。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映照 挂 享受 B.返照 浮 饱餐
C.斜照 悬 鉴赏 D.残照 垂 打量
B【解析】 “映照”与前面的“映”重复;“斜照”只强调了照射的角度,名词性不强;“残照”与上下文的情感色彩不一致。“挂、悬、垂”都与“它与一切分隔开”的条件不合。“饱餐”与后文的“吞咽”吻合。
4、古代动物中有一类动物叫蜥螈,它_______具有两栖动物的特征,_______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_______古生物学工作者不容易弄清楚它到底是两栖动物还是爬行动物,_______过去把它放在爬行动物中,_______现在又把它放在两栖动物中去。
填入划横线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