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思乡怀人诗歌赏析
九:思乡怀人古诗词赏析
一、赏析《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一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作者思家的情感?
答: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自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1)这两句诗:“海日”对“江春”,“生”对“入”,“残夜”对“旧年”。句式工整,生动形象,琅琅上口。
(2)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的写出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3)透露着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
(4)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
3、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4、解释颈联的意思,并说说它所蕴含的哲理。
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写景逼真,而且蕴含一种理趣表现新生事物蕴含在旧事物中,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5:五六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
答:修辞方法:对偶。具体说明: “海日”对“江春”,“生”对“入”,“残夜”对“旧年”。句式工整,生动形象,琅琅上口。
6: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答: 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7.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船行江中,和风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
8、首联中总写北固山秀丽景色的两个互文词语是 青山、绿水、
二:赏析“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小令中起何作用?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起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的作用;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孤寂愁苦的心情以及浓浓的思乡愁绪。
2、 小令通过景物描写来营造意境,以景衬景。结合具体景物体会作者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断肠人在天涯;感到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
3`.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断肠。.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 、老树 、 西风 ;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昏鸦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古道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人家__。 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 __断肠人在天涯”。
4、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2分)
答案: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5、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
答案: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
三: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 悲苦哀怨 的心情。作者撷取“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景象,更包含了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思。
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3:填空:“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飘零,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时节的一种飘零离别的悲凉气氛。
4.“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既点明了作诗时间,又采用寓情于景 手法,抒发了离别的忧伤 之情。
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诗人对朋友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心,以及因朋友要去的地方偏僻荒凉而充满了深深的担忧之情。
四: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回答后面的问题。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