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UE_Implication15th_June.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VALUE_Implication15th_June

第14届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年会快讯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VALUE试验 (缬沙坦抗高血压长期应用评价研究)结果公布 正在巴黎举行的第14届欧洲高血压学会年会(6月13日-17日)刚刚公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VALUE试验结果,该结果将同时发表于必威体育精装版一期的Lancet杂志上。VALUE试验的主要研究者-著名高血压研究学者Steve Julius以及前美国高血压学会主席Michael Weber向与会者介绍了VALUE试验的结果,并对其结果进行了精辟独到的分析,本文根据会议的主要内容整理报道,以使国内医生及时了解该试验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结果。 VALUE试验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抗高血压治疗研究之一,共15,313例高危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组,分别接受缬沙坦(代文)和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在血压控制相同的情况下,缬沙坦比氨氯地平能更好地降低心源性死亡率及发病率(主要终点)以及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力衰竭和新发糖尿病的发生率。 高危患者人群及基础用药 入选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年龄50岁或以上,尤其是具有冠脉事件高危因素者,如图1所示:冠心病(45.8%)Kjeldsen SE, Julius S et al. Blood Press. 2001;10:83–91.) 92%的患者在入选前已接受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其中服用2种或2种以上降压药物的患者占56%,服用利尿剂的患者约占35%(包括利尿剂单药和联合治疗)。图2显示了入组前两组患者用药情况的比较。 图2.基线期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情况(Julius S et al. Lancet. June 2004;363.) 试验假说及终点 VALUE试验假说为:在相同血压控制水平下,缬沙坦较氨氯地平更有效地降低高危高血压患者的心源性死亡率和发病率。主要终点包括心源性猝死,致死性/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尸检显示近期有心肌梗死,须紧急溶栓/纤溶治疗或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Mann J, Julius S. Blood Press. 1998;7:176-183. ) 血压控制结果 VALUE是所有大型高血压试验中血压控制最好的试验之一(见图4)。在试验结束时(72个月),缬沙坦组平均收缩压(SBP)139.3(17.6 mmHg,氨氯地平组为137.5(15.0 mmHg。缬沙坦组与氨氯地平组SBP分别降低了15.2mmHg与17.3mmHg;缬沙坦组平均舒张压(DBP)为79.6(9.8 mmHg,氨氯地平组为75.0(9.0 mmHg,两组DBP分别降低了为8.2 mmHg与9.9 mmHg。治疗1个月后两组平均SBP差为4.0mmHg,平均DBP差为2.1 mmHg,两组之间出现了非意向性的血压控制差异,SBP和DBP差值分别为2.23 mmHg和1.59 mmHg,其中试验前2个月血压差异最大。6个月后平均SBP差约为2.1mmHg,DBP差为1.6 mmHg,而此后平均SBP差为2.0mmHg,如图5、图6所示。最终,达标SBP140mmHg,DBP90 mmHg,缬沙坦组占56%,氨氯地平组占62%。VALUE试验的研究者认为,两组血压之间的差异主要源于研究设计,由于试验停用所有患者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其中包括35%的利尿剂),未经洗脱期而直接转用研究药物,对于缬沙坦组患者在前2个月直接单独使用缬沙坦,显然难以达到较好的降压效果,而利尿剂的停用对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不产生影响。两组血压控制水平的不同与试验最初的假设不一致,这给研究结果的诠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图4.VALUE与其他抗高血压临床试验血压控制水平的比较(Adapted from S. Kjeldsen 2000 and updated April 2002). 图5.SBP控制情况及SBP差值(Julius S et al. Lancet. June 2004;363.) 图6DBP控制情况及DBP差值(Julius S et al. Lancet. June 2004;363.) 主要终点 尽管两组的血压控制水平不同, 两组高危高血压患者的主要终点(心源性死亡率和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见图7)。预设的终点分析也显示两组间总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 图7. 主要终点(Julius S et al. Lancet. June 2004;363.) 试验结果显示缬沙坦组810例患者,氨氯地平组789例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或发病事件(10.6% vs 10.4%, P=0.49)。 如图8所示在治疗后的前6个月,SBP差较大,且利于氨氯地平的比数比较高,而在随后的时间里,随着SBP差缩小,比数比出现有利于缬沙坦的趋势。 图8.特定时间段的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