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 年 1 月第27 卷第 1 期 Int J Lab Med ,January 2006 ,Vol .27 ,No . 1 ·95 · ·讲座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李振甲 应希堂  马世俊   【关键词】 化学发光测定法 ;  免疫测定 ;  放射免疫测定   近 10 多年来 , 当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高速发展 这一方法称之为“增强发光酶免疫分析”。Amer sham 公司虽 的同时 , 也大大推动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chemilumi 研制出 10 余种试剂盒 ,因操作不够简便 ,检测项 目仅限于蛋白 nescence immunoa ssay , CL IA) 的更新换代速度 。因其具有简 质类大分子化合物 ,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 。 便易行 、标记物制备非常容易、稳定性高 、便于实现完全 自 3 . 第 3 代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 国内外学者的实验 动化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 特别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实 结果显示 ,吖啶酯衍生物是理想的直接标记抗体或抗原的发光 验结果 , 因此深受检验医学工作者和临床医师的好评 。本文 剂 ,有较高的光信号 , 因瞬间的闪光 ,受当时测量仪的限制 ,未 就 CL IA 的发展历程 、研究现状 、不同方法的评价和前景预 能适应临床样本的检测 。Ciba Corning 公司的 A CS180 自动 测作简要评述 。 CL IA 系统研制成功是为精确测量 闪光而创造的最佳条件 。 拜耳公司制造的与之相匹配的试剂盒已投放市场 ,近 10 年来 , 发展简史 取得了公认 的 良好效果 , 从此实现 了 CL IA 的完全 自动化 。 ( ) 化学发光 chemiluminescence ,CL 早在 19 世纪 80 年代就 1989 年 , Thorp e 等报道 ,金刚烷衍生物在碱性磷酸酶作用下可 得到证实 ,即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瞬间以释放光子的形式放出能 发出高强度的辉光 ,光信号可持续 1~2h 。随后国外生产厂家 量 。但这一特征未受到人们的关注 。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初 , 研制出以碱性磷酸酶为标记物 的试剂盒 , 与之相匹配 的有 ( Yallow 和 Ber son 创建了具有划时代的放射免疫分析技术 ra D PC 和 Beckman 全自动 CL IA 系统 。在 H RP 催化发光持续 dioimmunoa ssay ,R IA) ,因其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而受到普遍 时间方面的研究 ,最近有国外文献报道采用新的增强稳定剂也 应用 。CL IA 是在 R IA 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 以标记发光剂为示 可使 H RP 催化 luminolH O 所发出辉光持续到 1h 。这类新 2 2 踪物信号建立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标记免疫分析法 。早期的 的增强稳定剂系在苯酚环的对位上取代 1 个或 2 个杂环 ,如 4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