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震地质灾害与资源环境效应问题的初步研究.pdfVIP

云南地震地质灾害与资源环境效应问题的初步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地震地质灾害与资源环境效应问题的初步研究.pdf

第15卷第2期 云 南 地 理 环 境 研 究 ‘ Vo1.15,No.2 2 0 0 3年4月 YUNNAN GEOGRAPHIC ENVIRONMENT RESEARCH Apr.,2 0 0 3 文章编号:1001--7852(2003)02—.o0o9—OlO 云南地震地质灾害与资源环境 效应 问题的初步研究。 李世成,崔建文,杨润海,杨昆杰,陈宇军 (云南省 防灾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041) 摘要:在对历史震害资料浅析的基础上,利用最近40年有现场调查的地震记录,分析了云 南省各类地震地质灾害与资源环境破坏影响的一些特征,并结合云南地震时空活动特性,对 云南有仪测地震资料近百年间的地震地质灾害与资源环境效应问题进行了反演,表明:(1) 云南地区地震地质灾害与资源环境破坏影响具有群体分区特征。(2)云南地区存在时间进 程上连续的中强地震活跃背景:地震对资源环境的作用影响具有强度为2级的高背景值。 (3)云南资源环境地震破坏影响具有多侧面、长时效和渐微影响的特征。地震对资源环境 的破坏,必将恶化人类生存条件,阻碍社会经济的长期与可持续发展。这是资源环境安全防 震减灾所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地震地质灾害;资源环境效应;强度等级 中图分类号:X141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地震对地表的破坏影响,就其作用时效而言,包括了既相互联系但又各有侧重的两大方 面:地震地表破坏与资源环境影响。前者是现代地震现场调查及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后者 的一些影响已引起学者的关注¨ 。地震的地表破坏就是地震振动引起的各种地表效应, 可分为建筑结构振动破坏效应与地表破坏效应。建筑结构的振动破坏是造成社会经济损失 和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地表破坏包括地面破坏(地表破裂与各类地基失效)和斜坡破坏 (崩塌、滑坡、泥石流、山剥皮等)两类,亦即所谓的地震地质灾害。地震地质灾害除造成重 大次生灾害外,也对自然资源环境产生直接的破坏。如地震的地表破裂(构造与非构造的) 既导致了表层岩土体结构及其上附体的破坏,并为进一步的地质灾害发育或形成提供条件, 也会使大量地气体逸出;地震引起的斜坡破坏,可直接毁坏森林植被、堵河或形成地震堰塞 湖,破坏或改变土、地、水、气资源环境。同时大震过程,甚至从孕震早期就已开始对资源或 环境产生影响。比如,许多强震前,在近源区乃至远源区观测到的湿热地气逸出、地下水径 流环境与化学成分的改变、地表附近气溶胶和天然放射粒子含量的增加、地表及浅层热异 常、电磁波异常以及局部气候异常变化等 。孕震过程引起的地壳内各种物化变化也会导 · 收稿日期:2002—o9—04;修订日期:2002一l2—27. 基金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000D0028Q)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筒介:李世成(1962一),男,湖北人,翻研究员,主要从事地震||质、地震灾謇、||曩危险性等研究工作 1O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5卷 致震区疾病的发生…。可见,地震地质灾害,不仅对震区的土地、地表及地下水、森林植被、 局部气候等资源与生态环境,而且对动植物的生活习性乃至微进化、人类生命健康等都会产 生不同程度的破坏或危害,以至恶化人类生存发展条件、阻碍社会经济的长期或可持续发 展。因此,研究地震的资源环境效应、制定适当的安全措施,是防震减灾工作势必开展的新 课题。 · 2 历史地震地质灾害及其资环破坏影响的概貌与分区特征 云南省位于地中海一喜玛拉雅一南亚地震带的滇缅弧段,同时又处在中国板内南北地 震带的南段。自古地震活动强烈,以强度大、频度高、分布广、震源浅、类型多著称于中国。 以有现代仪器记录地震的20世纪为例,百年间共记M≥5破坏性地震335次(不含余震), 其中6.0 6.9级有65次,7.0—7.9级13次(表1)。其5级、6级、7级地震的地理密度分 别为中国大陆平均密度的104倍、22倍和4.4倍;而且7级以上大震占同期中国大陆发生量 的20.6%。这些构成了云南地区现今地震灾害频发且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