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麦赤霉病药剂筛选试验.doc
小麦赤霉病药剂筛选试验
摘要 赤霉病是影响小麦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药剂防治仍是当今防治赤霉病的重要手段。2016年进行了新型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研究表明:供试9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20%丙硫菌唑可湿性粉剂600 g/hm2、30%戊?福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25%氰烯菌酯悬浮剂1 500 mL/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为理想,病指防效在88%以上,明显好于多?酮的防效,因此可以在小麦生产上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药剂试验;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097-01
小麦赤霉病是由亚洲镰刀菌(Fusarium asiaticum)、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真菌性病害[1],是全球性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小麦抽穗扬花期一旦遭遇连续高温阴雨天气,极易诱发赤霉病,造成小麦产量和品质下降,籽粒品质恶化,影响小麦主产区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近几年随着品种、气候、菌源等因素的影响,小麦赤霉病流行频率显著增加,再加上赤霉病菌对多年连续使用的药剂产生抗性[2-3],防控形势十分严峻。目前赤霉病防治,理论上可以通过种植抗耐病品种减轻发病,减少防治次数,但由于缺少实际可种植的抗病品种,生产上主要还是依靠化学药剂防治[4-5]。为探明目前江苏市场上多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田间的防治效果,2016年开展了相关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宝应县山阳镇沿湖村病虫观测场内,试验田土质为沙土,pH值为8,有机质含量为2.0%,肥力一般,前茬种植水稻。
1.2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扬辐麦4号,2015年11月3日播种,施药时田间小麦生育期及长势一致。
供试药剂:25%咯菌腈悬浮剂(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生产),25%氰烯菌酯悬浮剂(江苏省农药研究所生产),50%多?酮可湿性粉剂(扬州苏灵化工有限公司生产),30%嘧菌酯可湿性粉剂(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5%戊唑?咪鲜胺可湿性粉剂(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0%丙硫菌唑可湿性粉剂(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生产),30%氟环?多菌灵悬浮剂(山东新势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30%戊?福可湿性粉剂(南京南农农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4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江苏剑牌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2%井冈蜡芽悬浮剂(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0个处理,分别为25%咯菌腈悬浮剂600 g/hm2(A)、25%氰烯菌酯悬浮剂1 500 g/hm2(B)、50%多?酮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C)、30%嘧菌酯可湿性粉剂450 g/hm2(D)、45%戊唑?咪鲜胺可湿性粉剂600 g/hm2(E)、20%丙硫菌唑可湿性粉剂750 g/hm2(F)、30%氟环?多菌灵悬浮剂1 200 g/hm2(G)、30%戊?福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H)、4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1 050 g/hm2(H)、2%井冈蜡芽悬浮剂2 250 g/hm2(I),以清水作对照(CK)。3次重复,各处理面积为81.7 m2。
1.4 试验过程
本试验用药2次,2次用药药剂、药量均相同。首次施药时间为田间小麦扬花株率约在10%时,具体用药时间为4月27日17:00,施药当天天气阴,无风。第2次施药为第1次药后7 d(5月4日),施药时间为15:00,天气晴,微风。2次施药器械均使用电动喷雾器,各处理均对水675 L/hm2。
1.5 调查方法
1.5.1 安全性调查。首次药后7 d检查各处理药剂对小麦是否有药害,记录药害的类型和危害程度。
1.5.2 防效调查。小麦赤霉病病情发生稳定期调查各处理发病情况,具体方法为5点取样,在田间随机定5点,每点100穗,合计500穗,统计病穗数,计算病穗率和病指防效。严重度分级标准:0级―不发病;1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4以下;3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4~1/2;5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2~3/4;7级―病小穗占全穗的3/4以上。
病穗率(%)=×100
病情指数=×100
病指防效(%)=×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分析
药后3、7 d目测各处理区小麦长势与对照区一致,各处理区小麦长势一致,无明显药害现象产生。
2.2 防效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F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最好,病指防效为92.50%;处理H、B防效次之,病指防效均在85%以上;处理A、G的病指防效在8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老年康养旅居服务平台盈利模式创新与发展路径.docx
- 云南省昆明市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板带钢生产工艺与设备教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ppt VIP
-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件——第五章 房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pptx VIP
- 高空作业安全考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光影的奇妙混合》课件.ppt VIP
- +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寄宿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入学数学试卷.docx VIP
- 铜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pdf VIP
- 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及管理指南介绍(完整版).pptx
- 甘肃省陇南市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英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