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最近几年,随着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农民群众种植小麦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小麦产量和品质显著提升。但是由于农民群众科学种田意识不强,小麦生产过程中有些病虫害呈现高发趋势,对小麦生产产生了不利影响。小麦赤霉病是严重危害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病害之一,农民群众在防治小麦赤霉病过程中不重视科学使用药物的方法,常常错过最佳防治时期,严重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主要结合响水县近年来小麦生产实际情况,就小麦赤霉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响水县 小麦赤霉病 防治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068-01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过程中主要病害之一。也是最近几年响水县小麦穗期病虫害中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小麦赤霉病发病之后会严重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农民群众的经济收益。近些年,为保障小麦安全生长,有效防治穗期小麦赤霉病,响水县采取多项措施,切实抓好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保证夏熟作物丰产丰收。该县每年都召开赤霉病防治专题会议,并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村组广播、镇村公告栏、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小麦穗期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技术和重大意义,县农委组织县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分片包村进行科学指导,普及防治技术和安全用药常识。同时,指导农户“适期防治、见花就打、药肥混喷、一喷三防”,做到两次防治不动摇,特别是降雨偏多,田间湿度增大,更需重视雨前预防和雨后控制相结合。为保证防治效果,该县里还将实践“三点工作法”与赤霉病防治的技术培训等结合起来,帮助农民科学选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药性产生。但是在具体防治过程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1 小麦赤霉病防治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响水县2016年的气候条件是小麦赤霉病最适宜发病的一年。据气象部门数据显示,4月中旬以来的气候条件较大流行趋势更适宜发病。4月11日至5月4日共有雨日10天、比2015年多2天,降雨量83.3mm,比2015年多40.8mm,日平均气温17.3℃,比2015年同期高0.7℃、而且基本都在15℃以上,高温高湿天气十分有利于赤霉病的大流行。
1.1 依赖老经验解决新问题
小麦赤霉病的集中流行和当地的气候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春季平均气温维持维持在9℃以上,连续阴雨超过3天,越冬的菌源就会产生子囊孢子。小麦进入抽穗和扬花期遇到连续降雨或者空气湿度较大,子囊孢子成熟之后会散落在花药上,经过花丝侵染小麦穗部,发病初期会在穗部和颖片上形成水渍状浅褐色病斑,随后逐渐扩大到整个穗部。穗部逐渐变黄。当田间湿度较大时在穗部病斑上会产生粉红色胶状霉菌层,后在病斑上产生蓝黑色的小颗粒,用手触摸存在明显的凹凸感,小麦籽粒干瘪,不能正常灌浆。小麦发病后病斑逐渐蔓延到整个穗杆,发病部位逐渐枯萎,形成白穗。小麦在抽穗扬花期如果出现连续3天以上的降雨,可以造成小麦赤霉病呈现高发流行趋势,田间湿度超过80%以上,十分有利于子囊孢子的释放和侵染,极有可能会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大面积流行和发生。因此,小麦赤霉病防治应该坚持看天、看地、看苗的原则,但是有些农民群众在防治小麦赤霉病过程中并不能做到综合考虑上述多种因素,未能充分认识到小麦赤霉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和发病规律,只是按照老经验,注重天气的变化,忽视了田间管理和小麦品种抗性的选择,在防治过程中虽然没有出现大范围发生的现象,但是田间病害发生不平衡性依然比较大,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1.2 重病后治疗轻病前防治
小麦赤霉病发病之后没有特效药物可治,是可防不可治的小麦穗期主要病害。应该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主动预防。重治轻防的传统预防模式不可取。同时在小麦赤霉病防治过程中,用药时间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药效的发挥,从小麦抽穗期到扬花期在不同时间段的防治,药效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很多农民群都会在小麦孕穗期或者扬花期用药,更有一部分农民群众在小麦麦穗出现粉红色霉菌层之后才用药,没有在最佳防治时期用药,导致防治效果不佳,不能正常发挥农药的药效。通过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我们发现,小麦赤霉病最佳防治时期为小麦齐穗到小麦5%出现扬花之后进行比较合适,同时,在防治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好以下几种情况:当小麦抽穗期天气晴朗无雨,温度较高,小麦一边抽穗一边扬花,应该在齐穗期用药。如果温度较低,寡照,小麦先抽穗后扬花,适合在始花期喷药。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赤霉病有可能大面积流行,应该在雨间隙及时喷药防治。如果选择使用内吸性药物,施药时间可以提前到小麦抽穗初期。
1.3 不能掌握正确的用药次数
在小麦赤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完整版)中西文化比较---第一章-导论.ppt VIP
-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课件.pptx VIP
- 河北仿古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docx VIP
- 威纶通产品手册标准型MT8072iE.pdf VIP
- 电气工程CAD实用教程PPT课.pptx VIP
- 劳动用工风险识别清单.docx VIP
- 《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pdf VIP
- ASTM_B883-2024_金属注射成型(MIM)材料的标准规范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Metal Injection Molded (MIM) Materials.pdf VIP
- 近效期药品管理制度与流程.doc VIP
- GOST-9544-2005俄标阀门·试验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