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陇山林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生物防治技术初探.doc
小陇山林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生物防治技术初探
摘 要:在对小陇山林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进行生物防治技术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了几种高效,对环境无污染的生物、仿生物制剂,可有效遏制小陇山林区林业有害生物大发生趋势,且与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相吻合。
关键词:生物;防治技术;初探
1 全局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概况
小陇山林区被美誉为“陇上明珠”,森林覆盖率达57.7%,这对生态环境脆弱的甘肃省是一笔巨大财富。截止2000年底,全局人工林面积已达105866.67hm2。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灾害性天气频发,国内地区间经贸频繁,加之小陇山林区人工林树种单一,抗病能力差,且林区复杂的自然地理与生态条件,为许多林业有害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常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主要有甘肃鼢鼠、落叶松叶蜂、野兔、落叶松球蚜等,年发生面积在11333.33hm2以上。各种(类)林业有害生物的连年危害,造成林木树势衰弱,甚至死亡。部分小班连年造林、连年补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为影响造林绿化成果保存和公益林建设任务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
2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以在小陇山林区发生面积最大、分布广、危害重的甘肃鼢鼠、落叶松叶蜂、野兔等3种林业有害生物做为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对象。
2.1 甘肃鼢鼠
鼠害是小陇山林区森林资源的一大自然灾害。
2.1.1 统一型肉毒素。型肉毒素是肉毒梭菌所产生麻痹神经的一类肉毒毒素,它是特有的几种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单体或聚合体,对鼠类具有很强的专一性,杀灭效果良好,在生产防治中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实验证明,肉毒素中毒作用速度介于急性与慢性杀鼠剂之间,属于亚急性杀鼠剂,其潜伏期为1~2天,死亡高峰为2~4天。肉毒素中毒症状为精神萎靡、肌肉麻痹、全身瘫软,最后因呼吸困难悄然而死,不发生狂叫、燥动、暴跳等神经兴奋症状。投药时间应在春秋2季为宜,以春季防治为主。诱饵用C-型肉毒素与胡萝卜配制(拌药配比为1mgC型肉毒素:50mL水:800g胡萝卜),通过开洞法投入洞内达到灭鼠的目的。
2.1.2 多效抗旱驱鼠剂。该药剂含有保水剂并具有驱鼠效能,可在造林地,对上山造林苗木进行蘸根以达到防鼠目的。适合在麦积、山门、黑虎、滩歌等半干旱地区造林中使用,其它林场大面积的试验推广工作将进一步开展。
2.1.3 生物毒素灭鼠剂。该药剂通过使害鼠在低温状态下出汗冻死害鼠,对森林环境和非靶动物无破坏和伤害作用。由于该药的主剂来源于有毒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口性,而且残效期短,毒杀效果很好。
2.1.4 抗生育技术。鼠类抗生育药剂是一种以降低害鼠出生率为目标的药剂,是通过对生殖生理起作用,致使单性或两性永久不育或短期不育,从而减少后代数量或降低子代生殖能力。
2.2 落叶松叶蜂
落叶松叶蜂幼虫取食落叶松针叶,对幼树危害极大,可使新梢弯曲、枝条枯死、树冠变小,难以成林郁闭,连年受害可导致树木死亡。
2.2.1 烟剂防治。5月下旬~6月上旬为落叶松叶蜂2~3龄幼虫危害高峰期,使用苦参碱植物源杀虫烟剂,用量1.5kg/667m2,在清晨或傍晚选择微风或无风天气进行放烟防治,平均防效可达95%以上。
2.2.2 喷雾防治。使用机动喷雾器,选用1.8%的阿维菌素2500~3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防治效果可达94.2%以上;3%的高渗苯氧威4000倍液,防效可达92.3%;用苦参碱水剂3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效可达90%以上。
2.3 野兔
兔害的防治是一个新的课题,随着野兔生物防治技术试验的开展,为林区兔害大面积防治提供了可鉴资料。
2.3.1 P-1拒避剂。P-1拒避剂是一种新型无公害防治技术,通过对害鼠的嗅觉和味觉器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使其拒食,以提高造林苗木的保存率,具有很强的防护效果。同时,对其它非靶动物拒食作用强烈,对兽类天敌、有益动物和人畜无毒害作用,不污染环境,有利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安全,用P-1拒避剂进行涂干防治兔害,方法简单,效果明显。
2.3.2 林木防啃剂。该药剂可保护林木不被啃咬,属于树木保护技术的一种,无毒杀作用,保护多种林木防止野兔啃咬,对主要造林树种以及果树、经济植物等防护效能显著,持效期长,操作简便易行。
2.3.3 野兔器械捕捉。用捕兔夹、纲丝索套和绳套等物理器械捕捉野兔,是一种安全无污染的野兔防治措施,也是调查野兔种群数量和防治的有效、实用技术,适用于小面积严重成灾的地段,有效降低野兔数量,遏制其大发生趋势。
3 结论
在小陇山林区积极使用生物防治技术,效果明显,可从根本上遏制林业有害生物大面积发生的趋势,且与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要求相吻合,是实现林业有害生物持续控制的有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