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工过程安全原理学案.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爆炸极限通常是在常温常压等标准条件下测定出来的数据,它不是固定的物理常数。 影响因素: 氧气 容器 其他因素 4.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 可燃气体、蒸气的危险度与它们的爆炸下限成反比,与爆炸范围成正比,关系式如下: 式中 Ha——可燃气体或蒸气的危险度; L1——以体积分数表示的爆炸下限,%; L2——以体积分数表示的爆炸上限,%。 5.爆炸危险度 (Explosion hazard) 2. 根据化学计量浓度近似计算: L下≈0.55C0 若空气中氧的含量按20.9%计算: C0爆炸气体完全燃烧时化学理论体积分数;n01分子可燃气体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氧分子数 CH4+2O2 CO2+2H2O L下≈0.55C0=5.2% 实验值5.0% 3. 由爆炸下限估算爆炸上限: L下≈0.55C0 4.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 式中 L1m——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L2m——混合气体的爆炸上限。 na、nb、nc、…——可燃混合气中各可燃组分的百分比含量 L1a、L1b、L1c——混合气体中各可燃组分的的爆炸下限; L2a、L2b、L2c——混合气体中各可燃组分的的爆炸上限。 单一组分可燃气体、蒸气的爆炸极限通常可以从各种手册中查到: 多组分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根据理?查特里法则,计算公式如下: * * * * * * * 腐蚀品的危险特性 浓硝酸、浓硫酸、高氯酸等具有氧化性能,遇有机化合物如木屑、稻草等易因氧化发热而引起燃烧。所以,在存放时,应注意包装密封,远离木屑等有机化合物。 2.2 液体闪点及其变化规律 Combustion or?burning is the sequence of?exothermic?chemical reactions between a?fuel?and an oxidant?accompanied by the production of?heat?and conversion of chemical species. 放热 发光 生成 新物质 燃烧 燃烧火三角 连锁反应 可燃物(燃料) 火源(能量、溫度) 助燃物(氧氣或其它氧化物質) 2.2.1 液体闪点(flash point) The?flash point?of a?volatile?material is the lowest?temperature?at which it can vaporize to form an ignitable mixture in?air. Measuring a flash point requires an ignition source. At the flash point, the vapor may cease to burn when the source of ignition is removed. 物质 分子式 分子量 比重 200C/40C 沸点 (0C) 200C时的蒸气压力(kPa) 闪点(0C) 醇 类 甲醇 乙醇 正丙醇 正丁醇 正戊醇 CH3OH C2H6OH C3H7OH C4H9OH C5H11OH 32 46 60 74 88 0.792 0.789 0.804 0.810 0.817 64.56 78.40 97.70 117.8 137.8 11.82 5.87 1.93 0.63 0.37 7 9 22.5 34 46 芳 烃 类 苯 甲苯 二甲苯 C6H6 C6H5CH3 C6H4(CH3)2 78 92 106 0.873 0.866 0.879 80.36 110.8 146.0 9.97 2.97 2.18 -12 5 23 (1) 同系物间闪点随分子量增加、沸点升高而升高 物质名称 沸点(0C) 闪点(0C) 物质名称 沸点(0C) 闪点(0C) 正戊烷 异戊烷 正辛烷 异辛烷 氯代正丁烷 氯代异丁烷 氯代正戊烷 氯代异戊烷 正丁醛 异丁醛 36 28 125.6 99 79 70 110 100 75.7 64 -40 -52 16.5 -12.5 -11.5 -24 16.5 1 -7.5 -40 正己酮 异己酮 正丙醚 异丙醚 甲酸正戊酯 甲酸异戊酯 正丙胺 异丙胺 正二丙胺 异二丙胺 127.5 119 91 69 132 123.5 46 32.4 105 84 35 17 -11.5 -13 33 25.5 -7 -18 7.2 -6.7 (2)同系物中,正构体的闪点大于相应的异构体的闪点 二、同类液体闪点变化规律 1.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