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桥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兰
桥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桥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作业。
2 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2.2外业技术准备
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反复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3 技术要求
3.1 桥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应符合下列规范和文件规定:
⑴《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⑵《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⑶《客运专线基础工程沉降观测指导方案》
⑷《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79-91)
⑸《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⑹《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2 技术指标
⑴沉降观测应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测量精度±1 mm,读数取位至0.1 mm桥涵主体工程完工后,沉降观测期一般应不少于6个月;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区段的桥梁,沉降观测期应不少于2个月。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
5.1.1梁桥
为满足桥梁变形观测的需要,应在梁体及每个桥梁墩身上设置观测标。观测标具体埋设原则如下:
⑴墩身观测标埋设:观测点设在墩身两侧上,分别设在每个墩的墩身四角,每墩设4处,观测点距地面(水面)高度应在1m左右,特殊情况可按照确保观测精度、方便观测、利于测点保护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⑵当墩高小于等于4m或梁底距离地面净空较低不便于立尺观测时,墩身观测标可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
墩身观测标埋设
⑶桥台观测标埋设:观测点设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每个台设4处,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背墙两侧(横桥向)。
桥台观测标埋设
⑷梁体观测标埋设:对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徐变变形观测可每30孔选择1孔进行;其余桥梁变形应逐跨布置测点。梁体变形观测点应设置在支点和跨中截面,每孔梁的测点数量应不少于6个。
梁体观测标埋设
5.1.2 框架及涵洞
框架沉降观测需要在框架边墙两侧及中墙和框架中心布置沉降观测点,测点数量不少于9个。具体布置根据框架桥的孔跨多少而定。
涵洞变形观测包括涵洞自身及涵顶填土沉降观测两部分组成。涵洞自身沉降观测需要在涵洞边墙两侧和涵洞中心布置沉降观测点,测点数量不少于6个。涵顶填土沉降观测参照路基地段沉降观测点布置方式,采用在涵顶线路中心位置埋设沉降板进行观测的方式。
涵洞观测标位置图
5.1.3 桥涵观测标埋标规格
⑴桥梁
①桥台观测标
参照《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附录A的规定,按下图标准埋设。
桥台观测标埋设图
②墩身观测标
观测标采用不锈钢材质,单重1230g/个,详见下图。
墩身观测标构造及埋设图
③梁体观测标
按上述桥台观测标标准埋设。
⑵涵洞
①涵身观测标
按上述桥台观测标标准埋设。
②涵顶沉降板
按路基地段沉降板标准埋设。
5.2沉降观测要求
5.2.1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依据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观测点布点图,确定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一路线。
根据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稳固后及时进行。首次观测的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 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
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
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
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
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观测阶段 观测周期 梁 体 预应力张拉期间 张拉前、后各1次 桥梁附属设施安装 安装前、后各1次 预应力张拉完成~无碴轨道铺设前 张拉完成后第1天 张拉完成后第3天 张拉完成后第5天 张拉完成后1~3月,每7天为一测量周期 无碴轨道铺设期间 每天1次 无碴轨道铺设完成后 第0~3个月,每1个月为一测量周期 第4~12个月,每3个月为一测量周期 第13~24个月,每3个月为一测量周期 ⑵涵洞
每个涵洞基础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首次沉降观测,以后根据表5.2.3中要求的时间间隔进行观测。
表5.2.3涵洞沉降观测频次
观测阶段 观测频次 备注 观测期限 观测周期 涵洞基础施工完成 设置观测点 涵洞主体施工完成 全程 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 观测点移至边墙两侧 涵顶填土施工 全程 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 架桥机(运梁车)通过 全程 前后 至少进行2次通过前后的观测 涵洞完工~无碴轨道铺设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