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怎样使教学反思有深度(20150424洛阳)
* (二)课堂练习的调查与分析(作品分析) 根据以下三条信息提出问题,然后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答案: ①每套新桌椅k元;②五年级56人;③六年级b人。 一共调研了27名学生,时间为5分钟。 结果:(略) 分析:大多数学生能提出2个以上问题,并能列出代数式。但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代数式?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怎样?仅凭学生的“书写”答案不能完全了解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 《小学教学》语文版36-37,数学版36-307 * (三)课后访谈的结果与分析(访谈) 1.与优等生乔的访谈 2.与学困生郭、刘的访谈 分析: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学困生也能够用“代数式”表示出问题的答案,可是一旦离开教师的引导则又不知所措,这在后续的家庭作业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事实上,学生仅仅是把“字母”当作一个特殊的记号来参加运算,仅仅是机械地模仿,并没有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小学教学》语文版36-37,数学版36-307 * (四)课后作业的调研情况(作品分析) 商店原有120千克苹果,又运来20箱,每箱a千克。商店里现在有多少千克?(用字母表示) 出错的学生数很多(70%)。通过引导,大多数学生能写出正确答案,但仍有五、六个学生还是不明白,教师又与他们进行谈话。(访谈) 分析:为什么仍有70%出错?主要是学生不认为代数式能表示具体的结果,根本原因是学生的抽象概括水平比较低。由此可见,答案都对的未必真理解了,而有困惑的却是真正在思考问题。 《小学教学》语文版36-37,数学版36-307 * (五)教学1、2个月后的调研结果(跟踪调查) 四、结束语:允许学生理解上的“反复”(总结论) 我们确实感受到:学生达到高水平理解“字母表示数”有困难。 再一次验证了:教学过程不是教师一味地讲解、示范或自我解释,而应更多地观察、倾听,了解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与感受。 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返回】 《小学教学》语文版36-37,数学版36-307 直角(一位北京老师的教育案例) 给儿子检查作业时,有这样一道题: 判断:是不是直角? 儿子认为不是:“我拿量角器量的,它只有88°。” 妈妈好气又好笑,指着直角符号说:“儿子呀,以后见到这样的情况,不用量,一定是直角。” 儿子:“不是只有90°的角才是直角吗?它不是90°,光有个符号就行了?” 妈妈:“对。” * 《小学教学》语文版36-37,数学版36-307 儿子拧着,就是不改。 爸爸下班了:“你们吵什么呀?” 儿子委屈地说:“这个角本来就不是直角,我妈非说只要见到这个符号就是直角,有这么不讲理的吗?” 爸爸:“公共厕所的门口上明明写着‘男’‘女’,你不承认,非要到里面看看才承认吗?” 儿子哑口无言,乖乖地把题改了过来。 * 《小学教学》语文版36-37,数学版36-307 分析:(刘克霞) 既然孩子跟我们讲理,我们就应该站在和他平等的高度也和他讲理。 可以让孩子画一个直角,然后量一量是不是90°。孩子稚嫩的小手,在画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误差。 这时再跟孩子说说出现88°,可能是画角时、排版或印刷时出现了误差……很多时候都会出现这样的误差。这时,直角符号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数学符号的简洁美以及规定的合理性。 【返回】 * 《小学教学》语文版36-37,数学版36-307 * 莫让浮云遮望眼——审视当下语文教学中的三种认识误区(林志明,语文版2015.3期) “语用”热背后的冷思考 十年前,席卷全国的“人文风潮”——“只见人文,不见语文”。十年后,新课标正名:“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于是出现一窝蜂似的“语用潮”:“有的语文课,内容理解尚不充分就大练语用;有的通篇是写作知识和技法的分析;有的不顾文本的整体语境和氛围,硬生生地插入语用操练;有的原本感人至深,结果被语用绑架……”(王崧舟语)担心: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小学教学》语文版36-37,数学版36-307 *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设计三个板块: 1.山是山,水是水——初见凤辣子。 出示三个学生课前自学时的看法——性格直爽、热情大方、关心他人,其他学生据此发表观点。 2.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再识凤辣子。 (1)出示一个学生课前自学时的独特看法——善于讨好别人,其他学生发表意见。 (2)引导学生从王熙凤的语言和动作中体会期虚情假意、善于奉承的性格。 3.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三顾凤辣子。 出示仆人兴儿、红学家王昆仑、作家王蒙等人对王熙凤的评价,学生据此发表看法。 《小学教学》语文版36-37,数学版36-307 一课上罢,质疑声四起:语言训练在哪里?言语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