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灰岩地区隧道病害诊断及防治技术研究-山东省交通厅
项目名称:灰岩地区隧道病害诊断及防治技术研究
申报奖种、等级: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推荐单位: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项目简介:课题依托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南线济南隧道的病害诊断和处治工程,对灰岩区试验隧道的病害进行分析诊断、定性,提出灰岩区隧道病害诊断新技术。对灰岩地区隧道病害进行分类分级,制定各种病害的适宜处治方案,并开发适用于灰岩地区隧道病害处治的新材料、新技术;为了减少乃至杜绝灰岩区新建隧道常见病害的发生,提出病害预防的新方针,研发易于施工的防水板铺设的新工艺。总结提出了灰岩区隧道病害无损诊断技术;发明了隧道施工缝渗漏水微创处治技术;提出了“细勘察、限流排,可维护,精施工,勤疏导”的病害预防十五字方针;发明了隧道复合式衬砌防水板铺设新技术。
项目完成单位: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长安大学、济南市公路管理局项目完成人及完成人对项目技术(学术)创造性贡献:
姓名 排序 技术职称 单位 主要贡献 李振江 1 研究员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定科研计划,构思课题创新点,研发用以解决核心问题需要的配套机具,提出了隧道病害处理的微创伤、可维护、可检测等新理念;作为第一发明人完成的“混凝土切割装置”、“塑料管切割机”等专利产品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隧道病害的治理效果。 吕康成 2 教授 长安大学 参与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指导现场试验;研发隧道衬砌施工缝渗漏水微创处治方法与新型施工机具;研发灰岩地区隧道渗漏水设防技术;主编《隧道与地下工程防排水指南》、《特殊隧道工程》。 万 利 3 高工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作为现场试验负责人,负责制定现场试验计划,参与发明专利“隧道施工缝渗漏水的处治方法”、实用新型专利“混凝土切割装置”、“塑料管切割机”的研发工作,提出了“灰岩地区隧道病害预防的十五字方针,参与科研报告和科技论文的撰写工作。 伍毅敏 4 副教授/博士 长安大学 作为室内试验负责人,负责制定室内试验计划,协助吕康成教授完成两项发明专利“隧道施工缝渗漏水的处治方法”、“隧道防水层铺设装置及铺设方法”,参编《隧道与地下工程防排水指南》,参与科研报告的撰写工作。 杨仲尼 5 高工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作为本项目主要研发人员,参与课题的室内试验和部分现场试验工作,是发明专利“隧道防水层铺设装置及铺设方法”研发人员之一。 张长安 6 工程师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作为本项目主要研发人员,参与课题的现场试验和部分室内试验工作,是发明专利“隧道防水层铺设装置及铺设方法”、实用新型专利“混凝土切割装置”研发人员之一;参与科研报告和科技论文的撰写工作。 吴 涛 7 工程师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作为本项目主要研发人员,参与课题的现场试验工作,是实用新型专利“混凝土衬砌切割装置”研发人员之一;参与隧道病害诊断技术的研发和科研报告的撰写工作。 刘传利 8 工程师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作为本项目主要研发人员,参与课题的现场试验工作,是发明专利“隧道防水层铺设装置及铺设方法”研发人员之一;在京沪高速济南至莱芜段隧道病害治理工程中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推广应用。 侯小路 9 研究员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作为参与人员,负责隧道路面病害的原因诊断及处治方法研究工作,参与部分科研成果的现场试验工作,是实用新型专利“塑料管切割机”的主要研发人员,参与部分科研报告撰写工作。 完成人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姓名 单位 排序 曾获科技奖励情况及时间 吕康成 长安大学 2 “公路隧道防渗漏防冻胀试验研究”获2000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 排序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1 作为总体协调单位,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负责课题的总体规划、现场试验和科研报告的编制、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等工作,具体如下:
1、编写科研计划、规划技术路线、确定研究内容;
2、负责隧址区岩性的分析和病害诊断技术的研究工作,建立病害诊断模型;
3、作为专利权人,主导“混凝土切割装置”、“塑料管切割机”等实用新型专利的研发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隧道病害的治理效果;
4、参与完成隧道防水层铺设装置及铺设方法、隧道施工缝渗漏水的处治方法等两项发明专利的研发工作,实现了业内首创;
5、从设计、施工等方面,提出了隧道病害防止的十五字方针,并在本院后续设计工作中应用;
6、全面负责本课题的现场试验工作,提高了各项创新成果的实用性;
7、参与学术论文的撰写工作,先后在《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公路》等国内知名杂志发表论文两篇。
8、负责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将研发的新技术在省内外多条高速公路上进行应用,使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长安大学 2 1 、参与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指导现场试验;
2、 参与研发隧道衬砌施工缝渗漏水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