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给下列加线词注音。 朝奏(? ???)? 九重天(? ?) ????? 衰朽(?? ) 知汝远来( ??)? ????? 瘴江( ?? )??弊事( ) zhāo chóng shuāi rǔ zhàng bì 韩愈(768—824)字退 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贞元八年(792)中进士, 四年后才被宣武节度使任 命为观察推官,贞元十八 年(802)授国子监四门博 士,迁监察御史,因上书 言关中灾情被贬为阳山(今属广东)令,元和初任江陵府法曹参军、国子监博士,后随宰相裴度平淮西之乱,迁刑部侍郎,又因上表谏宪宗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就是在谏迎佛骨被贬之时所作。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当时韩愈担任刑部侍郎。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大内”,韩愈上《论佛骨表》劝谏,结果触怒了唐宪宗,几乎被定为死罪,后经他人说情,才改为被贬潮州。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左迁,犹言下迁,古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当韩愈到达蓝田关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于是写了这首诗送给韩湘,抒写忠而获罪的愤慨、为国除弊的决心和眷恋朝廷的心情。 潮州韩文公祠对联 上联:辟佛累千言,雪冷蓝关,从此儒风开岭娇; 下联:到官才八月,潮平鳄渚,于今香火遍瀛洲。 1.根据书下注释翻译整首诗。 2.勾画重点词。 3.明白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 ①奏:向君主进言或上书,这里是献上、呈上的意思。? ②贬:降职。? ③圣明:指天子。 ④惜残年:爱惜残年的生命。 ⑤蓝关:即蓝田关,又称崾关。 潮州凤凰塔 [注释] 早晨向朝廷呈上一封奏章, 傍晚就贬往八千里外的潮州。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本替皇上消除国事中的弊政, 哪里肯因为老病而顾惜残年余命。 阴云遮蔽秦岭,不见家乡何处; 大雪阻塞蓝关,征马不愿前行。 我深知你远道而来的情意, 你做好准备到南方的瘴气之地收拾我的骸骨吧。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韩愈《论佛骨表》是一篇正气凛然的名文。文中说:“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褛以观,升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焚香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骨脔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巨不怨悔。”这首诗和这篇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 一、二句直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他很有气概地说,这个“罪”是自己主动招来的。诗中“朝”与“夕”是一组反义词。说明就因那“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而“夕贬”。且一贬就是八千里。但是既本着“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论佛骨表》)的精神,则虽遭获严谴亦无怨悔。 1.这首诗的一、二句主要写了什么?找出诗句中的一组反义词,并说说它有什么作用。 ?? 诗歌的第三四句申诉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这两句直书“除弊事”,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真有胆气。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还是“肯将衰朽惜残年”,且老而弥坚,表现了诗人刚直不阿的性格。 2.诗歌的三、四句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 这首诗前两联写“左遣”,一气贯注,浑灏流转。“贬”的原因是“奏”,“奏”的本意是为国“除弊”,可见“贬”非其罪。然而“朝奏”而“夕贬”,处罚何其迅急!一贬就贬到“八千”里以外,处罚又何其严厉!那么“九重天”虽高而不明,也就意在言外了。第三句理直气壮地声言“欲为圣明除弊事”,表明并未因受严谴而有丝毫心, 其刚正不屈的风骨宛然如见。“朝奏” 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圣明”与“衰朽”、“欲……除弊事”与“肯……惜残年”,强烈对比,高度概括,扩大和加深了诗的内涵。 3.诗歌的五、六两句主要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两句既有描写环境,又有就景抒情,情悲且壮。 你看,云彩浓重横在秦岭的上空,此时此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子课件Unit 5】新编实用英语(第五版)综合教程1 (修订版).pptx VIP
- 妇科护理典型案例比赛ppt.pptx
- 八年级生物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人教版2024).pptx VIP
- 《中医药棒穴位按摩护理技术操作规范》.pdf
- 第九章 机动车公共停车场规划.doc VIP
- 【信捷】CAM运动控制器用户手册_V3.5.3.161107.32.pdf VIP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PPT.pptx VIP
- 初中数学七上2.1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pptx
- 拼多多电商平台盈利模式及社交营销策略研究——以社交营销策略为例.docx VIP
- 口腔科管理核心制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