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多复杂,文学就可以多复杂.docVIP

世界有多复杂,文学就可以多复杂.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有多复杂,文学就可以多复杂.doc

世界有多复杂,文学就可以多复杂   十几年前,我读到《跨语际实践》和《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的时候,还不认识刘禾。那两本书对我影响巨大,所以后来到美国访学我去了刘禾所在的哥伦比亚大学。她是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曾多年执教于加州柏克利大学以及密歇根大学,又是古根汉姆大奖得主,曾任美国威勒克(René Wellek)文学理论书奖及列文(Harry Levin)文学史书奖的评委,她的多种中英文学术著作如《持灯的使者》《帝国的话语政治》等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广泛影响。   难以归类的文本   但是,其必威体育精装版中文作品《六个字母的解法》却是完全不是学术的路数,而是糅合了侦探小说、随笔、散文、游记、诗歌等多种文体。   《六个字母的解法》在香港出繁体版的时候我就读过,那是一次飞跃般的阅读体验,从北京到大连的候机和飞行时间,我一口气读完了。2014年6月在中央美术学院“重新发明文学”的会议上,我得到一本“活字文化”出的简体版,又重读了一遍。于是,忽然想起几年前的一次聚会,当时纳博科夫《洛丽塔》的译者于晓丹朗读了那段经典的开头,后来大家聊到纳博科夫从俄国流散到美国的经历,以及纳博科夫通过自己的写作如何丰富了英语文化――那个时候,刘禾已经开始着手写这本书了,尽管纳博科夫本人不过是其中一个引子。   《六个字母的解法》是一个难以归类的文本,它有着侦探小说式的外表,却讲述了类似学术考证的过程;它主线简单,中间却时不时穿插旁枝逸出的周密细节;它的叙述过程充满实证与严谨的理性推导,但显然并不是工具理性的信徒,夹杂了叙述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灵光闪现的议论。正如本雅明在评论普鲁斯特时所说的,一切伟大的作品都建立或瓦解了某种文体,也就是说,它们都是特例。对这部作品的意义评判为时尚早,不过它确实构成了当下文学的一个有趣的特例。   叙事从对纳博科夫的一个疑问开始:为什么他一辈子都租住在别人的房子里?带着解开这个疑惑的好奇,刘禾开始搜集有关纳博科夫的各种资料,最初的动因是希望在传记式的研究中寻找到某种心理逻辑,进而给研究对象的古怪行为一个合理的解释。然而,“手中的资料汇集得愈多,我的研究愈变得扑朔迷离,枝杈丛生,而且愈偏离主题,到后来,竟然放弃了原先的想法,沿着一条岔路越走越远”。这条岔路就是,“我”后来几乎全然放弃了对于流亡者寄居缘由的追索,开始对纳博科夫写到的一个人物Nesbit的来源进行探究,进而以1919、1948、1989作为一个个关键性的历史节点,勾连起20世纪中欧美知识界一系列人物的关系网络,20世纪历史、政治与思想本身的纠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意味的点化与解读。虽然在走访纳博科夫旅居宾馆时,涉及到对于最初缘起即纳博科夫租房的猜想,但无疑它已经由最初的启动点变成了行进路程中的一处风景。   为了解开Nesbit是谁这个谜?叙事人对这六个字母进行了拆字游戏,并且利用开会、差旅、社交的机会走访故居、图书馆、档案馆,通过查询资料、访谈、闲聊、逻辑演绎来追踪一个个字母背后的可能人物。叙事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使她以一个现实中比较文学学者的身份呈现在文字之中,然而她时不时跳出材料之外进行的悬想,又让现实身份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现实与虚构之间有时候真假莫辨,正是印证了探索和认识活动及其过程本身的局部、有限和主观性。在一一排除了贝尔纳、李约瑟、沃丁顿、布莱克特等人之后,叙事似乎导向愈趋明朗――戏剧家、记者普利斯特利从外貌、教育背景、人生经历看来是最接近叙事人猜想的Nesbit本尊。然而当叙事人赶往英国布莱德津市去求证真相时,因为阴差阳错的火车晚点,终究在最接近谜底的时候失之交臂,尽管在国家媒体博物馆的门口看到了一尊手握烟斗的塑像,符合她猜想中的Nesbit形象,终究无法坐实。   这个开放性的结尾,留下了探索还需继续的悬念。事实上,我们在叙事中也逐渐明白,结局必然向读者敞开,探索是个永远的进行时,因为偶然性与现实线索的歧路丛生,让任何一个个体的探索结果都不得不成为一个部分的真相。“历史上有太多难解的谜团,多重的偶然性和时间脉络意外地交叉在一起,迷雾重重,幽深难辨……我一直认为,因果关系是我们人为地建立起来的分析模式,而由偶然性和时间脉络构成的意外交叉,则大不同,它也许更像气候,更像地球的生态,那里面的因缘脉络无比庞大和复杂,如同科学家所说的蝴蝶效应,这一类的复杂系统究竟如何运行运作,是我们凡人难以把握的。”   这里刘禾实际上提出了一个认识论问题。个体的局限性与世界无穷尽的复杂性之间构成难以化解的裂缝,在既有的带有理性和客观面目的历史叙述之外,她提到诗人的想象力也许更能唤起我们的灵感。因为“世上发生的很多事情,如果说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的话,通常也都是时间和地点上的交叉和巧合,或者还有佛家所讲的因缘。遗憾的是,历史学家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