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末陈龙正《陶诗衍》考论.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明末陈龙正《陶诗衍》考论

关于明末陈龙正《陶诗衍》考论   陈龙正(1585-1645 ),字惕龙,号几亭,浙江嘉善人,明末著名学者。陈龙正从游吴志远,师事高攀龙,与归子慕交相厚,被归氏引为小友。明崇祯七年(4634)登进士,崇祯十年(1637二月授中书舍人。顺治二年(1645)六月清军攻陷南京后,陈龙正获知刘宗周己经殉节,遂绝食而死,学者称其为几亭先生,门人私溢“文洁”。陈龙正一生精研理学,不仅探究修养身心之学,还关心时务,后人称其为有体有用之学,其著述甚多,有《几亭全书》62卷行于世。   作为明末的著名学者,陈龙正在“陶诗学”上的成就还未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其《陶诗衍》一书在陶诗接受史上也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其对陶诗接受谱系的梳理以及在陶诗评点方面都有不少值得研究的价值。本文主要以天津图书馆藏明崇祯十六年刻本《陶诗衍》为讨论对象,对陈龙正编选《陶诗衍》的目的、意义、影响进行论述,以见其在陶诗学史上的价值与意义。   一、《陶诗衍》概祝   《陶诗衍》共分上、下两卷。卷首有陈龙正《陶诗衍序》与《陶诗衍总论》。卷上为陶渊明诗文,且有陈龙正的评点;陶诗文后有《总评》,选录昭明太子、苏东坡、黄庭坚、《西清诗话》、真德秀评陶之语五则。卷下为储光羲、柳宗元、王维、孟浩然、归子慕、高攀龙诗选及陈山毓《自祭文》。卷末有陈龙正之子陈睽跋,云:“家君几亭先生雅爱陶诗,于今诗甚爱归陶庵,号之曰靖穆;而于伯父靖质处士之死而不及一诀也,哭其自祭文而号之,不忘晋曰节,不自炫曰穆,不寒暄曰质,各从所重,其靖一也《陶诗衍》成于乙丑冬仲,今十八年矣。因游京邸,复遭至痛,乃寄回命睽审较而刻之,寓心于事、不言之隐,莫忍言也。崇祯癸未新秋日记。交代了《陶诗衍》成书时间在明天启乙丑,陈龙正《陶诗衍序》末署“天启乙丑季冬四日嘉善陈龙正惕龙父序”,则《陶诗衍》在天启五年(1625)就己经完成了编纂工作。但这部书没有及时刊刻,十八年后,陈龙正才在京师将手稿寄回交其子陈睽刊亥}Jo“因游京邸,复遭至痛”,陈睽在芍士先德诗》中有“甲子计谐久遗巡,明春京邸更讣闻。感怀诊次《陶诗衍》,末简存兄自祭文。”并注云“公第三子名更,年十四而疡。所谓的“复遭至痛”当是疡其幼子,此时陈龙正己经五十八岁。《陶诗衍》的编纂目的,就是对陶诗接受谱系进行一个梳理,他说“《陶诗衍》为归(子慕)而名也。极力表彰归子慕“睹其人,咏其诗,仿佛乎陶翁复起。通过对陶诗及后世学陶、效陶诗人诗作的评选,陈龙正完成了对陶诗接受体系的检视,也以此宣扬了他的诗学思想。   二、《陶诗衍》对陶诗接受谱系的反思   陶渊明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之一,就是不断有文人学者拟陶、效陶、和陶、集陶甚至律陶,这也是陶诗接受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诗歌史上,唐代是陶诗接受的一个重要时期,主要体现在涌现了数位被称为效陶的大家,比如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白居易、储光羲等人。韦应物在《与友生野饮效陶体》一诗中使用了“陶体”的概念,后来文人学者纷纷袭用,如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宋·严羽((创良诗话》、元·陈绎曾《文式》在罗列历代诗体时都著录“陶体”一门,可见将陶诗作为一种诗体自唐宋以来己经成为共识。   历来论学陶诗者,陈师道云“右压、苏州,皆学于陶,正得其自在。周紫芝也说韦应物,卜惟语似,而意亦大似,盖意到而语随之也。陈善说:“山谷尝谓白乐天、柳子厚俱效陶渊明作诗,而惟柳子厚诗为近,然以予观之,子厚语近而气不近,乐天气近而语不近,子厚气凄J呛,乐天语散缓,虽各得其一,要于渊明诗未能尽似也。 何湛之与凌檬初都曾编《陶韦合集》,意谓后来继陶者当属韦应物。陈龙正编纂《陶诗衍》,己经明确要对陶诗及其后来的效陶诗进行一个文学史的关照,换言之,要梳理“陶体”的诗歌史谱系。所以在编排上,将陶诗文录于前,继陶者录于后,以见陶体接受之演变。他在《陶诗衍总论》中鲜明地提出:“诗宜以渊明为正宗,或云诗家视陶,犹孔门视伯夷,不知文章之有诗,己是伯夷一路也。咏歌性情,夷旷萧散,正风雅之本旨,陶为伯夷,谁为孔门?;这样就将陶诗置于风雅正宗的地位,对于后来的效陶者,他说:“陶以降,效之而偶似者为储光羲、韦应物,效之而不似者为王维、柳宗元,不效亦不似者为孟浩然,不效而似者为归靖穆。储胸次不洁,专以仙玄自涤,至于率意为渔父等词,顾微近之,理贵自然,正谓斯类。韦才甚短,其朴淡处乃颇自在。王色色工致,固是唐调。柳以古博自矜,句造字刷,乏自然之致,且多以赋手作诗,其愈繁靡艰奥者,失之愈远,小篇妍洁,明珠翠羽,无以加焉。浩然洗发烟霞,琢磨薛荔,自成山人墨客之态。 (《陶诗衍总论》)生以禅自累,孟以儒为戏,储陷身不义,柳悔过不力,皆自却于翁之门者,独于诗歌,慕尚遂能同调也乎。惟韦扫地焚香,差若恬静,而举词辄及理物,玩其结构,余滓未澄,殆气体近而精神去之。《陶诗衍序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