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食管癌围手术期应用3种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分析.doc

食管癌围手术期应用3种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管癌围手术期应用3种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分析

食管癌围手术期应用3种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分析  通过对颈外静脉、股静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进行比较,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心静脉置管的最佳途径。方法 对3种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共264例进行分析,分别比较穿刺总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过程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颈外静脉、股静脉、PICC置管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5.33%、86.95%、92.59%,总的成功率分别为96.15%、95.83%、90.00%,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穿刺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77%、10.42%、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9%、70.83%、28.33%;,颈外静脉组明显低于另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穿刺途径均穿刺成功率高,穿刺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但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颈外静脉组明显低于另外2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静脉通道应首选颈外静脉置管。  静脉通道是各种药物进入患者体内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差,术前术后均需营养支持治疗,术后禁食需要大量补液,血管难以穿刺,为了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护士的工作量,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中心静脉置管。四川省肿瘤医院胸一病区2006-07/2010-05采用3种不同穿刺途径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共26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4例患者中,男性220例,女性44例;年龄49~84岁,平均年龄62.43岁。均经组织学及消化内镜确诊为食管癌,行上腹右或左胸食管癌两切口手术患者。患者均为自愿选择3种不同穿刺方法。 1.2 方法 1.2.1 穿刺材料 204例颈外静脉及股静脉置管患者均选用德国Mono公司生产的V330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型号为16G,管腔内径为1.7mm,长度为20cm,另备医院供应室自备的静脉穿刺包1个。60例PICC置管患者均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安全型外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套装,导管型号为16G,管腔内径1.8 mm,长度60cm。 1.2.2 穿刺方法 (1)颈外静脉穿刺方法:患者去枕平卧,选择颈外静脉较充盈的一侧,头偏向对侧,肩部垫高15°,暴露颈外静脉,颈外静脉充盈不佳者可由助手在锁骨下静脉三角处用手指按压使其充盈,常规消毒皮肤,选穿刺点。用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0. 5~1ml做局麻,术者持穿刺针与皮肤呈15°~30°角进行穿刺,见回血后,再进针0. 5cm,检查回血,通畅后插入导丝,退出穿刺针,将中心静脉导管经导丝缓缓送入,根据患者体型和穿刺点的高低,插入12~19cm,拔出导丝,接注射器抽回血,证实无误后推注生理盐水5ml,连接肝素帽,消毒穿刺点,用无菌粘敷贴覆盖固定穿刺处及导管,连接输液器。(2)股静脉穿刺方法:采用高位置管法:穿刺点为腹股沟韧带中、内1 /3交界股动脉搏动点内侧0. 5cm。常规消毒皮肤后,在穿刺点做局部浸润麻醉,操作者左手的示指、中指、无名指并排按压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右手持穿刺针于穿刺点皮肤呈40°~60°角进皮后与股动脉平行缓慢进针5~7cm时缓慢退针,同时回抽穿刺针活塞,见回血后,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将导丝沿穿刺针送入约30cm,退出穿刺针, 将中心静脉导管经导丝缓缓送入股静脉约15~20cm,拔出导丝, 接注射器抽回血,证实无误后推注生理盐水5ml,连接肝素帽,消毒穿刺点,用无菌粘敷贴覆盖固定穿刺处及导管,连接输液器。(3)PICC置管方法 :患者平卧,手臂外展与躯干成90°,测量置管长度(上腔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隙;锁骨下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胸骨切迹,再减去2cm), 测量上臂臂围,碘伏消毒3遍,预冲导管,修剪导管,结扎止血带,让助手在消毒区外扎止血带,嘱患者握拳,使静脉膨胀,局部麻醉;穿刺者一手固定皮肤,另一手以15~30°角进针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减少穿刺角度,推进1~2mm,保持针芯位置,单独向前推进外导入鞘,撤出穿刺针针芯;嘱病人松拳,松开止血带,植入PICC导管;以左手固定导入鞘,右手轻捏导管保护套将导管插入导入鞘,缓慢、匀速地推进导管将PICC导管送入静脉至少10~15cm之后,中指压导入鞘上端静脉固定导管,退出导入鞘。当导管尖端到达患者肩部(腋静脉)时,嘱其向静脉穿刺侧转头,用下颌贴近肩部,以防止导管误插至颈静脉。将PICC导管通畅送入静脉,抽吸回血,回血通畅,无阻力,撕裂导入鞘,并将PICC导管送“0”刻度。撤出支撑导丝:用注射器抽吸回血,然后用10ml肝素液脉冲式冲管,最后连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