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赵曼版社会保障概论简答题
1、美国、德国、英国
英国的“济贫法”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前身
德国最先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社会保障法》(1935)的国家
社会保障的制度特征:
国家指导性、法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人道性
社会保障的理念基础:
社会保障具有自助、他助、互助、公助相统一,一级保护与激励相统一的特性
社会保障的理念基础是:以个人自立为基点,承认帮忙个人抵御在市场经济中可能遇到的生活和劳动风险既是社会和政府的义务与责任,也是个人的权利。
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社会保险是指为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失去劳动岗位的人提供收入的保险计划。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和发展重点。社会保险所实现的收入再分配带有自助、互助和他助的性质。
社会救助是一种解决社会保险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社会问题的保障形式,二者在功能上是互补的,它是保障社会成员生存权力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社会安全网的“网底”。
社会福利:凡是可以增进国民物质利益和提升其生活质量的措施和事业都可以称之为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按照规定对法定的优抚对象提供确保一定生活水平的资金和服务,是一种带有褒扬和抚慰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和发展重点:
社会保险覆盖的对象是创造社会财富、决定经济增长的人口群体—劳动者,而不是一般那些拥有不动产,靠利润、利息、股息生活的雇主阶层
两类性质保障项目的区别联系、分类管理
社会保险类项目和转移支付类项目的共性:二者都是由国家和社会对生存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的一种收入再分配的工具。
区别:1、社会保险的再分配属于横向再分配,发生在投保人之间,即在发生了风险的人与没有发生风险的人之间转移;转移支付类项目的再分配属于纵向再分配,即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向贫困阶层转移,社会普通成员的收入向优抚对象转移。
2、社会保险的贡献与收益呈对称性;而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项目的贡献和收益呈非对称性
分类管理:
3、社会保险的对象是因为风险发生而得到补偿;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对象是因贫困或做出过贡献而得到补偿。
分类管理:
社会保险主要是为社会成员承担最基本的风险,从而使其获得安全感,而不是出于财富转移的目的
转移支付类项目的受益人主要是 经济上贫困的人,社会保险受益人是发生风险的人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区别联系
类同:1、二者都是以人的生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
2、二者都具有化解社会风险,维持经济繁荣的功能
3、二者的运作机理及其所用的术语、计算方法类同
区别:
1、性质不同
2、目标取向不同
3、权利义务关系不同
4、政府承担责任不同
5、补偿水平及保障方式不同
6、 保障功能实现的方式不
7、精算原则和财务约束机制不同
8、可承保风险的范围不同
国家、用人单位、个人在社保中的义务和权利
A、国家在社保中的责任:
1、社保基金正常运行时,政府财政只发挥辅助作用,扮演“最后出台”角色,当社保基金收不抵支时由国家财政给予补贴
2、让税、让利等优惠政策
3、当制度转轨或政策变更时,国家出资消化转轨成本
4、当地方政府遇到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特别是如果社保基金具有中央集权的性质时,中央政府有责任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
5、国家承担公务员及其他公职人员的社会保险费用
6、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等转移支付类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
B、用人单位的义务:
1、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障费
2、为本单位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障的参保手续
3、缴纳用人单位自身应较难的社会保障费用
用人单位的权力:
1、要求社会保障机构提供社会保障政策咨询
2、就与本单位有关的社会保障争议提出诉讼或仲裁
3、监督社会保障机构及工作人员的工作等
C、个人的义务:缴纳社会保障费; 个人的权力:
1、享有在发生困难时向社会保障机构申请救助、享受社会保险及其他待遇的权利
2、享有要求提供社会保障政策咨询及其他服务事项的权利
3、享有就与本人有关的社会保障争议提出仲裁或诉讼的权利
4、享有监督社会保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关工作状况和行为的权利
社会保障供求不平衡的原因(适度社会保障水平的约束机制)
供求不平衡的原因:1、制度设计的先天性缺陷
2、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面临诸如人口老化等难以控制的因素
3、社会保障水平较多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4、社会保障水平本身具有刚性,基线一旦确立,易升不易降,起点过高会处于骑虎难下的境地
确定社会保障水平的出发点和原则 (适度保障水平的确定)
出发点:以下三点的统一,1、要立足于解决“需求大于供给”这个主要矛盾
2、坚持从远期平衡着眼来测定近期社会保障水平
3、要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需求为主要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血管外护理常规友谊.doc
- 装修工程部分竣工资料模板.doc
- 装修公司月计划表.doc
- 装潢技术面试题.doc
- 西南大学网络学院建设工程估价作业及答案2014.doc
- 装配制造业信息化现状与分析.doc
- 西南交大网络教育《大学英语III》第二次答案.doc
- 西安交大附中初三语文试卷.doc
-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生毕业设计写作规定(修改).doc
- 装潢设计教案.doc
- 25上半年2期套题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八).docx
- 公考讲义-2025年1月时政汇总.pdf
- 2025年省考逻辑填空1000 高频实词积累+刷题早读课 讲义.pdf
- 25上半年2期套题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九).docx
- 2025四川事业编FB综合岗考试-综合能力测试讲义-主观题基础,案例分析题,公文写作及文章写作题.pdf
- 25上半年2期套题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五).docx
- 2025申论多省联考刷题课真题资料-2025国考执法课程.doc
- 2025申论多省联考刷题课真题资料-2024江西执法课程.doc
- 25上半年2期套题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十).docx
- 2025申论多省联考刷题课真题资料-2024福建县乡课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