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理性探索与科学实践.ppt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理性探索与科学实践.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理性探索与科学实践.ppt

鲁教版初三化学教材分析 淄川区城南中学 杨丰昌 (一)单元简介 学习基础:学生已初步建立起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的联系,认识了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离子) 单元设置目的 : 1、引导学生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由微观复归宏观,去认识物质的组成。 首先由原子抽象、概括出组成物质的最基本成分——元素,进而有元素符号到化学式,建立起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化学符号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逐步学会用化学的视觉看世界,提高其科学素养。 2、以学生最熟悉、自然界存在最广泛的物质之一——氧气作为学习的范例,从氧气的存在、性质、制取、用途四个方面入手,设计实验较多,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同时也在实验中学的一些科学方法。 单元编排的形式: 1、以学生熟悉的空气作为单元学习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空气的组成,关注空气质量,了解空气的用途和空气的发现史; 2、由元素符号引入化学式、有相对原子质量引入相对分子质量及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 3、回到研究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氧气的制取和性质上。 通过以上三点就把“物质组成的表示”这一教学难点融入到了学生熟悉的、也是最感兴趣的关于空气的组成、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探究性活动之中。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 单元教学特点: 1、采取学生主体活动的方式进行学习 2、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贯穿始终 定量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对比实验法(通风不畅环境中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 科学精神(空气成分的发现史) 1、空气各成分含量: 主要成分: 体积含量 氮气(N2) 78%(4/5) 氧气(O2) 21%(1/5) 其它: 稀有气体 0.94% (包括:He Ne Ar Kr Xe Rn又称“惰性气体”) 二氧化碳 0.03% 水蒸气和杂质 0.03% 3、氧气的用途:①供给呼吸 ②支持燃烧 4、氧气的性质: ⑴物理性质:①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不易溶于水 ③密度比空气大 … ⑵化学性质:①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②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铁丝燃烧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注意事项:集气瓶里要预先装少量的水或铺一薄层细沙。 目的: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 5、空气污染: ⑴污染空气的有害物质 粉尘——可吸入颗粒物 气体——SO2、CO、NO2 6、氧化反应: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二者之间没有固定的关系。 7、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8、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 注意:催化剂是反应条件;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是加快);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9、组成与构成: ⑴组成与构成是分别从宏观(不可数)和微观(可数)角度认识物质的两种说法。 ⑵从宏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由元素组成,故元素名称前不能加数量词,因为元素属于宏观的不可数名词;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是由基本微粒(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如果答每个分子构成时,必须叙述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 10、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误差分析: ⑴注射器中剩余气体偏少(或测量氧气含量偏高) ①装置漏气 ②活塞与注射器内壁之间摩擦力过大 ③盛铜丝的玻璃管内含有一些空气 ⑵注射器中剩余气体偏多(或测量氧气含量偏低) ①活塞与注射器内壁之间摩擦力过大 ②铜丝量不足,未能将氧气充分反应 ③铜丝被氧化,未能将氧气充分反应 ④加热温度不够 ⑤加热时间不够长 ⑥活塞推动速度太快 ⑦装置未充分冷却,便进行观察。 11、氧气的制取: ⑴工业制取: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蒸馏法), 物理变化。 ⑵实验室制取:双氧水分解(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化学变化。 ①反应原理: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 H2O2 H2O + O2 ②装置气密性检验: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过一 会儿,漏斗内液面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④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集满。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教学分析: 1、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也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