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疗器械稽查
医疗器械的定义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 (一)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 (二)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三)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四)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五)妊娠控制;(六)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医疗器械产品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学科跨度大,技术含量高、使用范围广、生命周期长,产品风险的差异很大。我国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目前分类管理的基础是分类规则指导下的分类目录制度。按照2002年发布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医疗器械分为43大类、306小类,共涉及产品1400多种。306个小类中第一类医疗器械108项,第二类医疗器械127项,第三类医疗器械71项,第三类医疗器械所占比例接近23%。 我国医疗器械注册实施分类分级审批,其中境内第三类和进口第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工作由总局实施,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工作由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实施。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工作由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实施,进口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工作由总局实施。 小贴士:便捷式检验化妆品方法 1.重金属超标:用银器探测化妆品,一旦银针变黑,至少说明汞超标(尤其是美白类化妆品) 2.非法添加:取一小块用火烧,如果燃烧后产生杂质和灰烬,说明有非法添加成份(尤其是油脂类化妆品) 3.纯度不达标:将试验物滴一滴到普通A4纸上,如果出现挂壁现象,说明产品纯度达标;如果出现严重的渗透现象,说明纯度可能不达标或含有非法添加成份(尤其是补水类化妆品、蜂蜜) B、查购进验收记录或出入库记录 《河北省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所有医疗器械购进时必须建立采购验收记录。但该《办法》属于规范性文件,没有对无采购验收记录的罚则,相关医疗器械法律法规也没有相应的支持条款。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24号令)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医疗机构未建立使用后销毁制度或伪造、变造无菌器械采购、使用销毁记录的,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因此在检查中发现医疗机构未建立或伪造、变造无菌器械采购使用记录的,应进行处罚。 对医疗机构的检查重点 C、检查产品与购进验收记录相结合 一方面,在库有产品中随机抽取几个产品(主要抽取三类产品),通过查看购进验收记录,看产品是从何渠道(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购进,让其提供供货方的资质证明。产品(产品标签、包装标识)、采购验收记录及供货方资质材料认真核对。 对医疗机构的检查重点 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购进渠道,查其供货单位的经营(或生产)企业许可证; (2)注册证号编号,有部分分类属医疗器械的试剂无注册证号;如标定(或校正)仪器用标准液、指控血清等等; (3)过期失效产品,有些试剂有效期较短(半年或1年),出现过期的现象较多见。 对医疗机构的检查重点 案例演练 请分辨下列医疗器械注册证号的真伪: 一次性使用自毁型注射器 国药管械(准)字98第365072号 国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3270089号 (二)无注册证医疗器械的识别方法 地下窝点直接生产避孕套、树脂牙、骨科植入器械等产品,编造或盗用医疗器械注册文号; 用同类的医疗器械产品,以改换外包装形式作为其他品牌医疗器械销售; 用回收的旧医疗器械翻新贴牌,大到ct机小到避孕套; 自行采购低档零部件组装,冒充高端医疗器械; 国产医疗器械冒充进口医疗器械 改变规格型号后仍然套用同类产品注册证号 注册证过期后仍然继续使用原注册证号生产 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主要情形:(1)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2)在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之前生产或进口的医疗器械;(3)在《医疗器械注册证》因注销、撤销、过期未延续失效后生产或进口的医疗器械;(4)未办理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结构及组成、适用范围、产品技术要求、进口医疗器械的生产地址等许可事项变更生产的医疗器械;(5)医疗器械管理类别由低类别调整为高类别,注册人未按照改变后的类别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注册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