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交流漫谈.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外文化交流漫谈.doc

中外文化交流漫谈   “西域”这个词儿的含义并不是固定的。约略言之,可以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西域包括古代中国以西的地域,没有什么一定的边际。唐代高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讲到了今天的新疆一带一直到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阿富汗、伊朗,甚至阿拉伯的一些地方。狭义的西域则多半指今天新疆一带。   西域地处欧亚大陆中间偏东的地带,有名的丝绸之路就横贯此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地方。人类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上共创造了四大文化体系。这四大文化体系在新疆交汇,在全世界这是唯一的一个地方。只从这一点上来看,西域之重要概可想见。   纵横十万里,上下五千年,地球上有很多很多的民族,民族有大有小,历史有长有短,但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文化绝对不是哪一个民族单独创造的,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对人类文化共同的宝库做出了自己的   贡献。   文化有一个特点:一旦产生,它就要传播,在民族内部传播,又传播到民族地区以外去,这就形成了文化交流。通过文化交流,民族间弃短取长,互相调剂,互相补充,把许多民族的智慧汇集在一起,又从而发扬光大之,才形成了今天世界上这种五彩缤纷、绚丽夺目的文化,使全人类皆蒙受其利。   这里所说的“西域文化”,主要是指广义的西域。追溯西域文化的根源,十分复杂。就其大者而言之,不外三途:一是印度,包括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二是伊朗,即中国古代史书上的波斯;三是阿拉伯国家,即中国古代史书上的大食。   印度   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头绪万端,其延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彼此所受的影响之大,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千言万语也难于说得清楚。我在这里只能简略地加以   叙述。   谈中印文化交流,首先是佛教的传入。我们对于佛教以及其他的宗教,应该有一个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看法。它有它的糟粕,这不容怀疑。但也有一些积极的方面。中国的儒学素来是辟佛的,但是,事实上许多儒家的大学者都学过佛,佛教的教义以及分析问题的方法,对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口头上是辟,骨子里是吸收。中国哲学史上的光辉的顶点之一的宋明理学,是吸收了佛教的一些东西,才能成其大,才能成其深。此外,佛教还带来了不少副产品,中国如果没有佛教的话,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建筑艺术,我们的绘画艺术,我们的雕塑艺术,决不会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   此外,在天文、历算、文学、艺术等方面,印度对中国的影响也是彰明昭著的。一直到今天,我们的语言中还有不少从印度来的词汇,例如佛、菩萨、僧人、尼姑等等一系列的宗教术语,仍然是老百姓嘴里常常使用的。   在物质文明方面,印度同样对中国有巨大的影响。我举一个例子,是一般人不注意的。这个例子就是糖。   糖是我们今天天天吃的东西,看起来微末不足道,不值得去伤脑筋,但是其背后却隐藏着一部持续时间很久、内容异常曲折、头绪纷繁的文化交流史。它牵涉到很多国家,我在这里先谈中国同印度的关系。   中国古代有蔗(最初写作“柘”)而无糖,蔗只饮蔗汁。古代的“饴”是用粮食熬制成的。“糖”这个字本身出现得比较晚,《说文》中没有此字。用蔗汁熬糖,大概在南北朝时期才有,工艺比较粗糙。到了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太宗派人到摩揭陀(印度的一部分)去学习熬糖法;从印度学来了熬糖法,诏扬州贡上甘蔗,然后按照印度的配方榨甘蔗汁,熬糖,结果无论是在颜色方面(更白了),还是在味道方面(更甜了),都远远地超过了   印度。   这可以说是中国制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是中国的熬糖法还不就到此为止。以后中国又从波斯学习,从埃及和伊拉克学,从西洋(明代的“西洋”和那以后的“西洋”)学习,熬糖技术日臻完善。明末,中国的白沙糖已经输出国外了。   波斯(伊朗)   在西域诸国中第二个对中国有巨大影响的国家是波斯。   伊朗是文明古国,历史极长,成就极大,在西域时盛时衰,起过重要的作用。伊朗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也可以分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部分。在精神文明方面,伊朗的摩尼教在西域一带兴盛过一阵,后来也传入了中国。这个宗教同佛教不一样,兴盛过一段时间以后,逐渐衰微,终至灭亡。传到了中国以后,也是如夏夜的流星一样,在一些地区有过信徒,后来也消亡了。摩尼教的许多经典残卷,在中国新疆一带被发掘出来。另外一个伊朗的宗教祆教,也传入中国,后来也灭亡。伊朗宗教在中国留下了影响和痕迹,在建筑和艺术上有所表露。中国农民起义很多,有的利用宗教的形式,其中也有伊朗宗教。中国古籍中所谓“吃菜事魔”者就是。   伊朗艺术的风格和图案,在丝绸之路上,影响极大。在中国境内的一些洞窟中、壁画上都有伊朗的影响。   在物质文明方面,我首先还是讲一讲糖。从汉末起,中国古籍中就出现了“石蜜”这个词儿。石蜜是一种蔗糖,估计比较硬,所以名之以“石”。同“石蜜”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