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孟子两章教案1孟子两章教案1
《孟子两章》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学习重点 ???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学习难点 ???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知识准备: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战争不断,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孟子主张人和治国,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学习孟子先苦后甜的思想.
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
?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2.??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学习重点 ???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学习难点 ???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预习检测:
1、这两篇文章都出自于_________________。作者孟子,名__________,是战国时期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_家。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_______ 以后_______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 ____________ ,有________之称。
2、《孟子》??? 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叙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
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二、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 (1)通假字:
???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委而去之
??? 亲戚畔之
??? 池非不深也
??? (3) 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三、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
四、总结升华
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
?
第二课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如何组建和谐英语课堂如何组建和谐英语课堂.doc
- 如何缓解中考前学生的心理压力doc如何缓解中考前学生的心理压力doc.doc
- 如何解方程应用题如何解方程应用题.doc
- 如何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如何解答现代文阅读题.doc
- 如何解决绩效考核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如何解决绩效考核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doc
- 如何解答语文阅读理解题如何解答语文阅读理解题.doc
- 如何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真正主角如何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真正主角.doc
- 如何让学生主体参与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如何让学生主体参与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doc
- 如何破解纪检监察机关履职困境的研究 论文如何破解纪检监察机关履职困境的研究 论文.doc
- 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学改进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学改进.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