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第一轮复习寡人之于国也复习课件ppt高三第一轮复习寡人之于国也复习课件ppt
翻译第一段: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6、补充谓语动词,作补语的标志 ①古人之观于山川天地花草虫鱼鸟兽,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六)之: 1、填然鼓之 2、王道之始也 3、五亩之宅 4、申之以孝悌之义 (七)然: 1、河内凶亦然(代词;这样)?? 2、填然鼓之(地、…的样子) 3、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连词? 然而、但是) 4、赵太后曰:“然”(形容词? 对的、认为…对的 (八)则: 1、则移其民于河东(顺接连词;就、那么) 2、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转接连词;却) 【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2.表因果关系 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3.表示转折关系 ⑴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反而”“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一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之集合与函数概念高一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之集合与函数概念.doc
- 高一期中家长会高一期中家长会.ppt
- 高一暄暑假作业高一暄暑假作业.doc
- 高一期中试题讲评改高一期中试题讲评改.ppt
- 高一汉字听写大赛初赛 答案高一汉字听写大赛初赛 答案.ppt
- 高一期末计算题强化训练2高一期末计算题强化训练2.doc
-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九(2011-2012_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九(2011-2012_人教版).doc
- 高一物理必修二(人教版)曲线运动复习高一物理必修二(人教版)曲线运动复习.ppt
- 高一生物基础知识竞赛试题高一生物基础知识竞赛试题.doc
- 高一期中考试分析高一期中考试分析.ppt
- 2025至2030礼品包装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融资发展机会报告.docx
- 2025至2030礼品包装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必威体育精装版消毒隔离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集合(2篇).docx
- 2025年潍坊理工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及答案参考.docx
- 海上货物运输《船舶结构与货运微信做题》模拟卷_0.doc
- 水泵介绍课件视频讲解.pptx
- 2025年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有答案.docx
- 海上货物运输《船舶结构与货运微信做题》模拟考试卷.doc
- 2025至2030礼品盒市场前景分析及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海上货物运输《船舶结构与货运微信做题》模拟练习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