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必威体育精装版合肥市排水设计导则
合肥市排水设计导则(修订)
讨论稿
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二〇一四年九月
目
编 制 说 明 3
1 总 则 4
2 排水管渠及附属构筑物 5
2.1一般规定 5
2.2雨水计算 5
2.3管道及检查井 6
2.4雨水口 8
2.5截流井 8
2.6出水口 9
2.7立体交叉道路排水 9
3 排水泵站 10
3.1 一般规定 10
3.2 电气与监控 12
4 污水处理厂 12
5 自建排水设施 17
6 地下空间开发 17
7 附则 18
(以下简称《导则》)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GB50014—2006)(2014版)等规范、标准的补充、细化和提高。导则编制组成员认真总结了近年来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成果和经验,借鉴了国内的必威体育精装版规范标准,在修订中对排水体制、雨水调蓄和水量计算、排水管渠、污水处理厂等相关内容作了补充和修订,体现了提高污染治理效率、促进雨水综合利用、保障城市排水安全的要求,以期为满足合肥市排水系统不断增长的发展需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导则》共分七章,主要内容有:总则、排水管渠及附属构筑物、排水泵站、污水处理厂、自建排水设施、地下空间开发、附则等。
1 总则1.1 为使我市城市排水工程设计更加符合合肥市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运行可靠GB50014—2006)(2014版)等法规、规范的施行,对《合肥市排水设计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合肥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排水设计除应遵循本《导则》,尚应符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合肥市规划现行其他有关标准、规范及规定的要求。
1. 本导则中所采用的术语和符号的定义执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的规定。
2 排水管渠
2.1.1 道路改、扩建市排水规划2.1.2 设计前应对已建成的雨水管(涵)、污水管(涵)(以下简称雨污水管)进行全面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保留利用;废除的雨污水管应明确要求拆除,特殊情况不易拆除的管道应采取封堵等处理措施。
2.1.3 应路沿线排水情况,合理设置支管及检查井,将道路沿线雨污水分别接入道路雨污水管
2.1.4 排水管渠应考虑与城市防洪设施和防涝设施的衔接,确保排水通畅。
2.1.5 雨水管渠水力坡度线宜低于地面标高0.5m。
2.2雨水计算
2.2.1 当雨水系统汇水面积不超过2km2时,采用《合肥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推荐的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汇水面积超过2km2时,应采用数学模型法对传统计算方法进行校核。撇洪沟洪峰流量,采用《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七册《城镇防洪》推荐公式。
2.2.2 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计算,取消折减系数m,地面集水时间应根据汇水距离、地形坡度和地面种类通过计算确定,一般采用5min~15min。
2.2.3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采用以下标准:
一般地区P=3年;重要地区P=5年(重要地区主要指高架、地铁、环线道路、行政中心、交通枢纽、学校、医院和商业聚集区等);低洼易淹地区:P=5年(有调蓄能力的地区可取P=3年);山洪P=20年。
2.2.4 城市内涝防治设计采用有效抵御50年一遇24h设计暴雨标准。地面积水设计标准:
(1)居民住宅和工商业建筑物的底层不进水;
(2)道路中一条车道的积水深度不超过15cm。
2.2.5 根据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校核地面积水排除能力时,宜采用数学模型计算。
2.3管道及检查井
2.3.1 市政排水设施污水管管径DN500,雨水管管径DN500。2.3.2 雨污水管宜置在
2.3.3 设计管线位置位于非市政道路下的雨污水管,应同步设计养护通道,并在沿线地面上设置标识。
2.3.4 长距离双侧平行布设雨、污水主管时,雨水管道之间,污水管道之间应考虑设置连通管,连通管管径按双侧主管中的小管确定,间距宜按1km左右确定。
2.3.5 过河污水管应采用套管形式按双管布置,套管与排水管道间应采用柔性材料填充,两端宜设闸门等控制装置,检查井设计应防止河水倒灌。
2.3.6 下穿铁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的雨污水管应采用套管,套管与排水管道间应采用柔性材料填充,并满足相关部门的要求。
2.3.7 轨道交通结构上部雨污水管应满足相关安全间距的要求,不满足时应采用套管,套管与排水管道间应采用柔性材料填充。
2.3.8 采用顶管施工方式的雨污水管,设计应明确防渗、防沉降、防管壁外空洞的具体措施。
2.3.9 雨污水管道埋深不宜超过10米。
2.3.10 检查井宜设置在绿化带、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范围内,不宜设置在机动车道范围内。特殊情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