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氧气教案
教学重点 1 氧气的性质。
教学流程图:
环节一:交流与思考:氧气的存在和用途。
交流与思考:氧气的存在和用途。
教师提出问题:氧气的存在形式?你都知道氧气有哪些用途?
氧气存在于空气中, 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在医疗、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氧气为什么有这些用途呢?这和氧气的性质是分不开的。我们先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
环节二:实物展示与多媒体教学: 氧气的物理性质
教师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物理性质,教师予以补充。同时播放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多媒体课件,并总结如下:
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2.标准状况下,密度(1.429 g/L)比空气(1.293 g/L)略大
3. 溶解性:不易溶于水 30mL O2 / 1L H2O (室温)
4.三态变化
101kPa 时,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钢瓶中。
环节三: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师设问:氧气为什么比较活泼?氧气看不见摸不着,怎么认识它的性质呢?生活中你已经有什么经验?氧气除了助燃,还有什么性质?教师提示:通过实验让氧气发生化学变化,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它的化学性质。化学以实验为基础,能否设计和实施一些化学实验来学习氧气的性质呢?
教师为此准备了几种物质,木炭、硫、铁丝、镁条,特意指出这些物质分属于不同的类别,你们想想怎样才能让它们与氧气发生反应?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基础来决定是教师自己演示这些实验,还是学生分组自己完成这些实验。
由于学生初学化学,对实验既感兴趣,同时又担心安全问题,所以教师要关注实验教学的细节,启发学生全面思考问题。例如,铁丝和氧气的反应,实验步骤应该讲述清楚:把光亮的细铁丝(已经打磨干净)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缓缓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要先放一些水或者细沙),观察现象。同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 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成光亮的铁丝?(除去表面的氧化层)
2. 为什么下端要系一根火柴?(起到引燃的作用)
3. 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使更多的铁丝获得较高的初温,反应容易进行。)
4. 为什么要等到火柴几乎燃尽时才将铁丝放入集气瓶中?(防止火柴与瓶中氧气反应,降低瓶中氧气浓度,反应难以进行。)
5. 为什么要将铁丝缓缓伸入集气瓶中?(使铁丝和氧气充分接触,能持续看到火星四射的现象。)
6. 为什么预先在集气瓶的瓶底放入少量的水或沙子?(防止高温物质溅落到瓶底而使瓶底炸裂。)
7. 为什么铁丝在氧气中可以剧烈燃烧而在空气中只产生红热现象?(氧气的浓度不同)。这样的实验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避免学生只是看热闹,而学不到什么东西。
小结: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与铁丝、硫、木炭等物质反应。
案例展示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氧气
授课教师:贾学倩 (北京市一零九中学,中学高级)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题《氧气》,新课程标准上是这样规定的“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基于对课标的理解,基于学生的认识发展,我把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即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和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作为教学重点,把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和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作为教学难点。
教学成功之处:
一、课程的引入,采用了学生身边常见的事物,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对新知识产生熟悉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
二、物理性质的总结,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使学生明确通常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哪几个方面便于今后学习其他物质。
三、充分运用教材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观察、部分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描述。
四、学生参与度高,从课程的引入,到观察物理性质,验证气体,观察现象,描述现象,找共同点,各个环节,都有学生的充分参与。
教学不足之处:本节课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的都是化学的理念,不足之处是,没有继续进行提升,从生活回到化学中去,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体现的不足。限于课堂演示的条件的不足,硫的燃烧并未在通风橱中进行。
学生存在的问题:描述现象不全面,不准确。还需要在后续学习中继续加以练习。对于化学这门学科的定义没有全面的理解,不能正确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了解到化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对于学科理解不深刻,目的性不明确,比较盲目。
本人最大的收获: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商业物业的管理.ppt
-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及答案(考点梳理).pdf VIP
- 《餐饮服务与管理》试题库.pdf VIP
- 2022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开招聘《综合能力》考试真题(含答案).pdf VIP
- 04S531-3 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排水检漏井_标准图集.pdf
- 幼儿园秋冬传染病预防.pptx VIP
- 多层次数据要素市场交易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023.pptx
- 《仿生机器人介绍》PPT课件ppt.pptx VIP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 大单元学历案 教学设计附双减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docx
- 中职英语1基础模块(修订版)课件英语1 基础模块(修订版) Unit 8 电子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