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小亮的实验是“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他选择了三个体积不同、质量分别为89g、178g、356g的实心铜块做实验。实验中,他每次都用盛有30cm3水的量筒分别测出了三个铜块的体积,并将数据记录在了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质量m/g 体积V/cm3 比值(m/V) 铜块1 89 10 铜块2 178 20 铜块3 356 70 小亮在计算质量与提及的比值(m/V)时,发现其中的一个数据测量有错误,这个数据应该是 (填该数据的数字和他的单位)。
小亮思考了半天也没想出这个错误是怎么产生的,请你帮小亮指出该错误产生的原因: 。
二、小明同学很聪明,他在没有量筒,只有天平、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杯子和笔的情况下,能测出牛奶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天平称出空杯子的质量m0。
②往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在水面处对杯子做标记,用天平称出杯子和水的总质量m1。
③将水倒掉并擦干杯子,在像杯中倒牛奶至 处,用天平称出牛奶和杯子的总质量m2。
④根据以上测量的物理量写出牛奶的密度表达式:ρ牛奶= 。
三、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双面胶将一个200g的勾码固定在1m长的塑料直尺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一端,如图甲所示;
②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乙所示;
③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丙所示。
1)该实验中,小明是通过 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
四、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是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煞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甲所示。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行驶速度v/(km/h) 反应距离s1/m 制动距离s2/m 60 11 20 80 15 34 100 19 54 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s(保留两位小数)。
2)由这个测试可见, 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3)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滞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v-t图像(不需准确描点)。
五、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在探究“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滑块质量是否有关”课题时所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也参与进来.他们选择的器材有:质量相同、粗糙程度不同的木块、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斜面,木板,钩码若干.(1)实验中应控制和不变.
(2)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分别如下,你认为符合本课题探究要求的是同学的(填选项前的编号).甲:让木块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分别在木块上放上数量不等的钩码,先后让其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及其上钩码的质量.乙:先后让木块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丙:先后让木块、铁块、铜块、铝块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它们分别在同一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它们的质量.
(3)下表是按符合本探究课题要求的实验步骤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
在实验桌上用粉笔划一条直线,直线两端桌子边缘处安上两个定滑轮。将小车放在直线中段,用粉笔在桌面上画出小车的四边。然后将小车两端用线系好绕过定滑轮后下端各吊一个质量相等的小盘。往两个小盘里分别放上质量不相等的砝码,可看到小车向砝码的一方运动。
2.往两个小盘里放上质量相等的砝码,可看到小车保持静止。(图17一2)。这时小车受到的两个小盘及其所载砝码的重力相等。这样,又可以得出上述的二力平衡条件。
3.将小车一端撤去挂线及重物,换成用手握持测力计,如图17-3所示。让小车保持静止,记下测力计示数。然后用测力计测出另一端小盘及挂线和砝码的总重,可看到两次读数相等,由此再一次证实了二力的平衡条件。
七、 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华同学根据自己推箱子时,箱子越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行测:课程与教学论行测:课程与教学论.doc
- 行测模考试题答案行测模考试题答案.docx
- 行程模块(学生版)行程模块(学生版).doc
- 行社新员工培训行社新员工培训.doc
- 行程问题第二讲行程问题第二讲.doc
- 行程问题3追及行程问题3追及.doc
- 行程问题经典例题行程问题经典例题.doc
- 行管专科毕业大作业行管专科毕业大作业.doc
- 行管本社会调查要求行管本社会调查要求.doc
- 行管专论文格式行管专论文格式.doc
- (2025)时事政治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 (2025)时事政治试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必刷).docx
- 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风险管理常考点附完整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必考试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考点梳理】.docx
- 2025年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试题必背(能力提升)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必考试题库【精练】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必刷).docx
- 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风险管理模拟考试题库B卷及答案详解(必刷).docx
- 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风险管理模考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风险管理常考点参考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