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治疗指南脊柱结核治疗指南.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脊柱结核治疗指南脊柱结核治疗指南

脊柱结核指南   脊柱结核(spinal tuberculosis)因循环障碍及结核感染引起椎体病变所致。受累的脊柱表现有骨质破坏及坏死,有干酪样改变和脓肿形成,椎体因病变和承重而发生塌陷,使脊柱形成弯 度,棘突隆起,背部有驼峰畸形,胸椎结核尤为明显。脊柱结核约占骨关节结核总数的一半,其中以儿童和青少年发生最多,所有脊椎均可受累。以腰椎为多见,胸 椎次之,胸腰段占第三位,颈椎和骶椎较少见。其中,椎体结核约占 99%、椎弓结核占 1%左右。   疾病分类   一、根据病程对脊柱结合进行了新的分期:   1.活动期,表现发热、盗汗、消瘦、腰背疼痛、僵硬、神经功能障碍、窦道等;   2.稳定性,脊柱结核病灶已稳定,临床上已经不需要抗结核治疗。如没有形成严重后凸畸形,没有神经受压功能障碍,没 有脊柱不稳时为临床治愈;如出现后遗症时(如逐渐形成后凸畸形、神经功能障碍和脊柱不稳)需进一步治疗。我们治疗的目的就是运用各种方法将活动期的脊柱结 核顺利进入稳定期,临床大多数求治的患者大多数是属活动期,约占85%—95%。   二、脊柱结核还有从CT 的影像分为四型:   1.碎片型:椎体破坏后留下小碎片,其椎旁有低密度的软组织阴 影,其中常有散在的小碎片;   2.溶骨型:椎体前缘或中心有溶骨性破坏区;   3.骨膜下型:椎体前缘有参差不齐的骨性破坏,椎旁软组织中常 可见环形或半环形钙化影像;   4.局限性骨破坏型:破坏区周围时有硬化带。   三、最常见分型以初起病变所在的部位不同,而将脊柱结核分为四型。   1.椎体中心型(The center of the vertebral body type)   病变起于椎体中心松质骨,椎体破坏后塌陷呈楔形,小儿多见因此又称幼儿型,椎体周围软骨成份多,中心骨化部分病变发展后可有塌陷。早期椎间隙尚在。此型应与椎体肿瘤特别是转移癌鉴别。   2.椎体边缘型(The edge of the vertebral body type)   又称骨骺型或成人型,最常见,发生在较大儿童或成人,起于椎体上缘或下缘的骨骺,往往相邻椎体骺部同时受累,早期 x 线摄片 显示间盘狭窄,病变常迅速破坏椎间软组织,使椎间隙狭窄或消失,约占脊柱结核75%。   3.椎体前型或骨膜下型(The anterior or subperiosteal type)   常见于胸椎椎体前缘,成人多见,脓肿在椎前韧带和骨膜下, 纵向广泛剥离,常扩散累及上下邻近脊椎。多椎体前缘被破坏,这类型应与胸主动脉瘤侵蚀椎体相鉴别。   4.附件结核(Annex tuberculosis)   椎体附件部分如横突、椎板、椎弓根或棘突结核,较少见。[1-2]   发病原因   脊柱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部分患者可无肺结核症状,肺部感染后通过血液传播可至全身,传播至脊椎引起脊椎感染,脊椎血运多为终末支,椎体间为无血液循环的软 骨盘,故脊柱结核以中心型、边缘型多见。实际上人体任何部位的骨骼都可以得结核,脊柱部位的结核大约占到50%,其他的比如膝关节、髋关节等很多关节也都 可以得结核。   发病机制   椎体病变因循环障碍及结核感染, 有骨质破坏及坏死, 有干酪样改变和脓肿形成, 椎体因病变和承重而发生塌陷,使脊柱形成弯度,棘突隆起,背部有驼峰畸形,胸椎 结核尤为明显.由于椎体塌陷,死骨,肉芽组织和脓肿形成,可使脊髓受压发生截瘫, 发生在颈椎及胸椎较多.骨质破坏,寒性脓肿在脊椎前纵韧带下形成,可穿过韧带至 脊椎前筋膜间隙,因重力关系可扩散至远离病变的部位.   临床表现   脊柱结核为慢性骨关节病变,起病缓,进展慢,早期可无症状常常被忽视。有的被误诊为慢性劳损、风湿症等而长期对症治疗。极少数起病急骤,易和急性化脓性炎症混淆。   多发群体   脊柱结核约占所有骨关节结 核患者的50%~75%,以前认为脊柱结核的发病年龄基本趋势是年龄越高,发病越少,现在随人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卡介苗的预防接种,发现脊柱结核发病人群 也发生变化,主要发病为一些边缘地区、老年营养及免疫功能较差人群,脊柱结核以10岁以下儿童最少,约占2%,10-29岁青年约占24%,30-49岁 中年约占31%,50岁以上老年约占43%,其中男性略多于女性,平均年龄47±17.5岁,其中多发性身体负重较大的腰椎、胸椎、胸腰椎、腰骶椎和颈椎等。有两处椎体病灶者3%~7%,而其间为无病的椎体所隔开,称之跳跃型脊柱结核。   疾病症状   1.全身症状   患者倦怠无力,食欲 减退、午后低热、盗汗和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偶见少数病情恶化急性发作出现弛张型高热,体温 39℃左右,多误诊重感冒或其他急性感染。   2.局部症状   (1)疼痛   患处局限性钝痛。早期轻,病情进展逐渐加重,劳累、活动后加重,在坐车震动、

文档评论(0)

pkaokqun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