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49):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年10月至今): 十七年文学(1949年10月-1966年) 文革文学(1966年-1976年) 新时期文学(1978年至今) 中国现代文学史 ▲定义: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前言中,认为“中国现代文学”从时间上以1917年1月《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为开端,而止于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同时“中国现代文学”还是一个揭示这一时期文学的“现代”性质的概念,所谓“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文学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革命发起的标志是胡适1917年1月发表于《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 新文学社团: ▲1、文学研究会 时间:1921年1月 成立地点:北京 发起人: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等刊物:《小说月报》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他们批判旧文学,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主张“为人生而艺术”。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写法上一般倾向于现实主义、自然主义。 ▲2、创造社 时间:1921年6月 成立地点:日本东京 发起人: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等日本留学生。 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报》 宗旨: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必须忠实的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1925年“五卅”为界,后期转向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 3、新月社 时间:1923年 成立地点:北京 发起人:胡适、陈源、徐志摩、梁实秋等 刊物:《晨报》副刊 宗旨:倡导新格律诗,因此也被称为“新格律诗派”,主张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4、语丝社 获得鲁迅支持,成立于1924年11月,办有《语丝》周刊,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他们创作的重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又称“雨丝体”,对现代散文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第二章 鲁迅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发表《狂人日记》开始使用并用得最多的一个笔名。 成就:“现代文学之父” “民族魂”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的生平 1、少年成长时期(1881-1898) :在越文化的摇篮中——绍兴17年:广泛阅读、性格顽皮野性、家庭变故、与农民子女接触 、受民间文艺熏陶 2、南京-日本求学与早期启蒙思想的形成(1898-1908):将个人的忧郁逐渐汇入到 民族的忧郁之中。 1902年1月,鲁迅毕业于南京矿物铁路学堂,4月赴日本留学,入弘文学院,毅然剪掉发辫,拍摄了这张照片,并赠许寿裳。 3、地火在沉默中凝聚——绍兴-北京10年(1909-1918) 4、在铁屋中呐喊——“五四”时期的鲁迅 (1918-1926) 决意呐喊→铁屋子(比喻黑暗顽固的旧中国、旧社会 )“万难破毁” → “不甘心” →怀疑 5、在“横站”中苦斗——由厦门-广州-上海(1926-1936) 内在精神:“个人的自大”、“独异”, 反抗一切既定价值与规范。 现代中国最深刻的思想者 : 1、对国民的看法和对国民性的批判 基本观点:中国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和示众的材料 行动方式——文化批评 。小说和杂文。极端真实,一针见血,不留情面。“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批评方式:①“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 ②往往从日常普通生活现象入手,却能洞察和披露社会心理③对事不对人 2、人生观 个人主义、改造国民性 3、虚无、绝望的生命意识 反抗虚无、反抗绝望 4、“中间物”意识 现实主义者 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从题目可以看出鲁迅的心路历程:启蒙、宣泄内心苦闷。“呐喊” →“彷徨” →“绝望” 《呐喊》保留着“五四”高潮期奋起呼唤的特色,也隐含着探索中的苦闷呼号。《彷徨》写在“五四”落潮后,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革命中心南移,曾是文化运动中心的北平骤然冷落,鲁迅感到极为苦闷、孤独。 鲁迅小说的总纲、中国现代小说的开

文档评论(0)

skewgu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