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从“山寨”到标杆.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国制造:从“山寨”到标杆.doc

德国制造:从“山寨”到标杆   廉价、山寨、不正当竞争,这是崛起中的“中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上经常遇到的非议。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如今被誉为世界工业标杆的“德国制造”,在125年前也曾经遭遇了和“中国制造”同样的非议,英国人甚至给德国造产品扣上了“厚颜无耻”的帽子。但125年后的今天,“Made in Germany”早已从劣质产品变成了优质产品的代名词。   不受欢迎的学生   他是一个友好、优雅和风趣的人。他在英国伦敦自称为施鲁普先生,在那里的工商业界受到热情欢迎。这个德国绅士风度翩翩地参加伦敦工商巨头的聚会,向主人家介绍自己“个人对钢铁产品感兴趣”,英国企业家并没有对他产生戒备心理,反而详细地向他介绍了英国必威体育精装版的钢铁生产流程。但这些英国企业家不知道,这个深藏不露的德国人却在品着威士忌、抽着雪茄聊天的时候,轻松地窥探了英格兰的顶尖技术,以便在德国生产类似的产品。   这个在英国化名行窃的技术间谍,后来被英国情报机构发现,原来是来自德国莱茵河畔的工业家阿尔弗雷德?克虏伯。这个钢铁大王来自埃森,后来制造了著名的克虏伯大炮。他不是唯一一个去英国刺探技术情报的人。不过,不是所有的工业间谍都能像克虏伯先生那样高贵优雅而轻松地获得大不列颠的技术情报。有的德国人行为恶劣,自然不能如愿以偿。比如一个叫荷西的德国人就曾对英国的一家炼钢厂的主管进行逼压,要他说出厂里最先进的工艺流程,英国人不吃这一套,就派人去报了警。然而在警察到来之前,这个荷西已经逃之夭夭。   为何会发生如此情况?如果我们把当时英国与德国的工业发展状况相比较,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当时,经过18世纪的工业革命,英国工业已经高度发展,成为世界科技的标杆。相比之下,德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国,其科学技术落后了半个世纪。   “无耻之尤”,这就是当年德国人在英国人眼里的形象。不少德国人几乎是肆无忌惮地复制英国产品,制造二流质量的商品,并以倾销的价格流入英国及其海外市场。在德国,当时工人工资低,工作时间又被资本家无限延长,商品成本非常低廉,其价格在世界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价廉货次”,就是对当时德国不少产品恰如其分的写照。   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行的世界商品博览会上,价格督查、机器建造技术专家若洛克斯对参加展出的德国商品的评价是“便宜而拙劣”,他的评价在世界各国的报刊上以通栏标题的醒目版面出现,对德国产品的声誉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当时,英国谢菲尔德公司生产的剪刀和刀具在市场上具有最高的声誉,谢菲尔德的刀剪都是用铸钢打造的,经久不坏,被称为最锋利而又经久耐用的刀具,所以价格不菲。德国索林根城的刀具剪子制造商假冒这个名牌,把自己的产品也打上英国“谢菲尔德”或者“谢菲尔德制造”的质量检查印章出口国外。然而,他们的模仿产品,却是用铸铁打制的,看起来和谢菲尔德的产品相似,可是,无论是锋利还是坚硬的程度都不能与之相比。   这件丑闻曝光后,英国人再也不能容忍德国人的这种卑劣手段了。英国的企业家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运动。首先是谢菲尔德刀具生产商在伦敦发起抵制德国无耻行为的运动,他们要求所有来自德国的产品,必须贴上“德国制造”的标签。后来,在1887年4月23日,英国国会通过了《商品法》(Merchandise Act),并把这个条款写了进去。从那时起,所有德国产品要进入英国本土或殖民地市场,都必须打上“德国制造”的印章。英国商人们希望用这样的印记来吓退消费者,让他们对德国产品嗤之以鼻,转而购买英国产品。   克虏伯的工业帝国   英国人对德国产品的抵制,以及若洛克斯教授对德国产品所做的毁灭性评价,引起了德国人的彻底反省。后来的10年间,大多数德国公司都铭记了若洛克斯教授的话:“用质量去竞争”,对自己的产品严格进行质量把关,设计上敢于创新,加上德国工人阶级的吃苦耐劳,成就了德意志帝国经济史上的伟大转变。这个世界上“最无耻”的伪劣产品生产国展开了一场以质量谋生存的战役。   这年春天,钢铁大王克虏伯像平常一样,骑马到工厂。他身材高挑瘦削,头戴折叠帽,身穿紧身夹克,脚着齐膝马靴。从位于埃森湖边,那座拥有269个房间的王侯规格的胡格尔山庄,一路小跑到10公里开外那座属于他的钢铁帝国。   远远地,“克虏伯族长”已经看到了他的帝国,被黑烟和蒸汽笼罩着。40多个水塔和烟囱高高地伸向烟雾弥漫的天空。其中,有的烟囱比埃森大教堂的钟楼还高。相比之下,这个在德国不算小的城市仿佛也成了克虏伯工厂的附属物。在他的工厂里,有1.2万多名工人上班。工厂拥有工厂专用的煤气和抽水站,以及消防队和警察,还设有一家医院、一些商店和自己的专用铁路。在厂房里,工人在融化生铁,锻造用在铁轨上的车轮和轴承,用生铁铸造曲轴和大炮。工人们在发臭、嘈杂和肮脏的环境里工作,在高炉旁工作的人,必须承受高温,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