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共108张课件)
《高考说明》关于鉴赏评价的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表达技巧包括: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2、表达方式 叙述、议论、描写、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饮 酒???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3.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同上)其中“当窗”与“对镜”为互文。当窗以取亮,对镜以整容。全句是说对着窗户照着镜子梳理云鬓并帖上黄花,并非“理云鬓”只当窗而不对镜,亦并非“贴花黄”只对镜而不当窗。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其中“行”与“灿烂”互补见义。即“灿烂的日月星汉之运行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并非日月只运行而不灿烂,也并非星汉只灿烂而不运行。 ? 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 其中“烟”与“月”互补文见义。即“烟雾与月光笼罩着一河清水,也笼罩着河边的沙地”。并非“笼寒水”的只是“烟”而无“月”,也并非“笼沙”的只是月而无烟。?? 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 其中“秦”与“汉”互补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以此来映衬物是人非。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 姜夔 《 扬州慢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繁华景象,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景,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⑥好,难赋深情。 青楼梦:杜牧《遗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二十四桥⑦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二十四桥:在扬州西郊,传说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 (06江西卷)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008辽宁卷 ]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1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2。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1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2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06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3、表现手法 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象征、用典、化用、对比、衬托、联想、想象、照应等。 阅读下边这首宋词,回答后边的问题: 如梦令 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他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写的是什么事物?抒发的是什么感情?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知道了“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并由此推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表达了作者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 三江小渡 杨万里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注】将:行,流过。(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1)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2)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对本诗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05福建)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9年高考热点把握及选修7A的复习建议.ppt
- 2009年高考热点:历史主观题解题方法精品例析.doc
- 2009年高考物理专题冲刺训练课件专题五 动量和能量 高考教练配套.ppt
- 2009年高考模拟考试(广东卷)数学(理科).doc
- 2009年高考物理专题冲刺训练课件专题八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高考教练配套.ppt
- 2009年高考物理二论复习策略课件.ppt
- 2009年高考物理专题冲刺训练课件专题三 圆周运动 天体运动高考教练配套.ppt
- 2009年高考物理大纲导读(大纲版).doc
- 2009年高考物理实验复习建议课件.ppt
- 2009年高考物理复习动量与能量精选.doc
- 200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金手指课件:现代文阅读题题型详解.ppt
- 2009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五十九(下):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练习.ppt
- 2009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五十五(上):分析结构、把握思路讲稿.ppt
- 2009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五十五(下):分析结构、把握思路练习.ppt
- 2009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六十七(上):课标地区之科普类阅读讲稿.ppt
- 2009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六十二(下):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练习.ppt
- 200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字音专题训练.doc
- 2009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六十八(上):文学作品阅读讲稿.ppt
- 2009年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资料.doc
-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本阅读之现代文作用题探究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