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苏省徐州地区高考诗歌鉴赏思想内容专题课件.ppt

2009年江苏省徐州地区高考诗歌鉴赏思想内容专题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年江苏省徐州地区高考诗歌鉴赏思想内容专题课件

[归纳要点]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所写既是杨花,又不仅仅是杨花,而包孕着对风尘沦落的女子的深厚同情;“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所写既是日暮春愁,又不仅仅是日暮春愁,而流露了对国是日非的殷忧和感慨;而且更重要的往往在后面的深层意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长吉的“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使人感到的也不仅仅是采菊看山和看人弹琴而已,前者的襟怀冲淡和后者的风情旖旎,都流于言外,体现了不同风格的含蓄之美。 含蓄的诗往往不止于所写的一端,而有言外的旨趣。 ■诗言志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咏物诗词,物物而不物于物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情”是诗歌的根本,是诗歌的内核,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迁客之悲,征失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能体会出诗的情感,是读诗的最大乐趣。 《考试说明》要求: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 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思想感情考查要点 1、[情感载体] 杨柳—离别//菊花—傲骨//圆月—团圆//落叶—失意 2、[抒情方法] 直抒胸臆、融情于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 3、[情感类别] 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欣喜、欢快、思念等。 内容主旨考查要点 1、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2、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追求、态度主张等。 3、涉及的文化或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时代背景。 [2007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贬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超然旷达、及时行乐的态度。] 诗歌内容分类 爱国题材类----有表现忧国伤时的,揭露统治者腐败的,表现建功报国的理想的,还有表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的。 咏史怀古诗----联系背景,领悟情感(感慨兴衰或寄托哀思或托古讽今); 伤春伤别诗----是借对春光流逝抒发韶华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或表达对亲朋、好友、爱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羁旅行役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家乡的思念; 山水田园诗---是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托物言志诗------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志趣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达到言志的目的; 边塞征战诗---反映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或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赠友送别诗---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氛围,抒发难离或勉励之情; 闺怨诗---写闺房女子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或对远在边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 谈禅说理诗---是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诗句中。 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感慨今昔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别恨离愁 注意的问题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 2、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 3、注意古代诗词的前面的“序” 4、同一首诗歌的感情可能多样化 鉴赏和评价思想内容途径的 归纳和解析 1、理解意象 梧桐→ 落花→ 秋日→ 柳树→ 鸿雁→ 斜阳→ 兰花→ 短笛→ 寒蝉→ 凄凉悲伤的象征 喻伤感 秋日肃杀,易引起悲伤情绪 与“留”谐音,表达离愁别绪 思归之意 日暮,有凄清之感 高洁友谊 送别思乡之意 凄惨萧索 《长安秋望》 残星几点雁横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 《九子坡闻鹧鸪》 落照苍茫秋草明, 鹧鸪啼处远人行. 设问这两句诗中分别用写到“雁”、“鹧鸪”有何用意? 雁---属候鸟,每年秋即南归,因此往往作为表达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的意象; 鹧鸪---鸣声听起来像“行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