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五十六)作文综合训练
2009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
第四模块:作文
专题五十六:作文综合训练
【把脉高考】
语文《考试大纲》对高考作文的相关要求是: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发展等级(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
(2)丰富。
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2008年全国高考大纲要求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在“写作”的考查要求中,2008年增加了星号注解: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高考大纲提出要对错别字扣分,引导考生规范书写。
(二)课标卷
2008年新课标大纲同2007年新课标要求一致: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作文的考试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2007年“2.发展等级 E(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2008年变成“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联系”。
【备考策略】
题型回顾与预测
2007年高考尘埃落定,回首2006年,重读根据2006年高考预测2007年的文章,我们感慨良多,尤其是把2006年作文考查趋势和2007年高考作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近两年高考作文的变化趋势。
2006年共有17套试卷,作文题型分类如下:
1.材料作文(给材料无话题)
2006年全国卷作文尝试使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只给材料,不给话题,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开发性更大,学生自主权更大,这是2006年的一个亮点。在话题作文大一统的形势下,材料作文异军突起,将会是今后高考的主流。
2006年采用材料作文的省市共4个,分别是全国卷Ⅱ、山东卷、湖北卷、上海春季卷。
2.话题作文
2006年话题作文占主流,共8套,分别是全国卷Ⅰ、安徽卷、四川卷、江西卷、广东卷、浙江卷、福建卷、重庆卷,这是近几年的主打命题形式,现在已经大大减少,但比例仍是最大的。
3.命题作文
2006年命题作文占6套(另外重庆小作文也采用命题形式),分别是上海卷、辽宁卷、湖南卷、天津卷、北京卷、江苏卷。
从命题形式看,已经打破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多元化发展。下面我们再看2007年高考作文情况。
2007年全国共有18套试卷,作文题型分类如下:
材料作文
2007年高考材料作文占4个:分别是全国卷Ⅱ、北京卷、湖北卷、宁夏卷。另外,还有江苏卷、辽宁卷是材料加命题,共6个,因而材料作文有所增加。
话题作文
2007年18套试卷,话题作文仅有3套,分别是:重庆卷、浙江卷、广东卷,比起2006年八套来,已经是大大减少。
命题作文
2007年命题作文共有8套,加上2套给材料加命题的话,命题作文已经占了10套。它们分别是:天津卷、四川卷、安徽卷、湖南卷、江西卷、福建卷、山东卷、上海卷,给材料加命题的两省是:江苏卷、辽宁卷。
看图作文
2007年高考作文出现了一个新的气象,那就是沉寂了多年的看图作文重出江湖,使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看图作文四大类型全部现身,真正实现了多元化,这将影响2008年作文的命题。
从以上两年的高考作文可以看出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大体趋势:
1.作文命题异彩纷呈,彻底打破一两种作文形式一统江山的局面。
话题作文自1999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开始以来,确实开创了高考作文的新纪元,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高考作文佳作迭出,精彩纷呈,这是以往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无法可比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每年全国各地教师几十成百个话题的训练,学生从高一到高三,所训练的话题不下一百多个,加上学生自己从报刊上看到的,每个学生接触的话题最少也应该有二三百个。教师看到的就更多了。而且每年好多的报刊还要出版模拟冲刺题,邀请各地名师猜题押题,因此话题作文实行至今,短短七年时间就出现了话题枯竭、重复的现象,这是必然的,因为不管命题人如何挖空心思地去命题,天下已经有成千上万个话题在等着他,以一人之力同天下千千万万教师相较量,命题者肯定是捉襟见肘。因而,2006年到2007年高考作文形式多样,变化不一,给2008年的考生一个概念,不要去猜题押题了,扎扎实实练基本功吧,从而打破了猜题押题的现状,让高考作文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2.命题贴近学生生活,打破了语言华丽、内容空洞、胡编乱造、言之无物的作文现状。话题作文流行六七年,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也留下了很多后遗症,尤其是话题作文内容宽泛,容易猜题押题,容易宿构,再加上教师采取程式化的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9届高考物理题型归纳汇编:力与物体的平衡.doc
- 2009届高考物理题型归纳汇编:振动和波.doc
- 2009届高考物理复习 整体法解析.doc
- 2009届高考物理计算题汇编.doc
- 2009届高考物理题型归纳汇编:牛顿定律在直线运动中的应用.doc
- 2009届高考物理题型归纳汇编:电磁学综合.doc
- 2009届高考物理实验能力训练(四).doc
- 2009届高考物理题型归纳汇编:高考复习冲刺信息新题卷十二.doc
- 2009届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生命的基础和延续.doc
- 2009届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生态学基础.doc
- 200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五十二)命题作文的写作指导.doc
- 200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五)正确使用词语(熟语).doc
- 200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八)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
- 200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六)正确辨识并修改病句.doc
- 200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十三)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综合测试.doc
- 200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十)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doc
- 200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十二)正确选用修辞手法.doc
- 200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十九)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doc
- 200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四)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doc
- 200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一)识记现代汉语的字音.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