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一)识记现代汉语的字音
2009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
第一模块: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
专题一:识记现代汉语的字音
【把脉高考】
《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能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同时指出:语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能力层次为A级,一般占3分。
考查现代汉语中的常见常用字音,一般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及《普通话异读词审查表》为命题依据。常用字共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近几年语音试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采用的题型是选择题,类型有:①选择字音全部正确的;②选择字音有错误的;③选择字音全部相同的。试题题面可出现也可不出现汉语拼音。
【备考策略】
语音考点长考不衰,分值3分。正确识记汉字读音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只要方法得当,自能事半功倍。以下提出几点复习建议以供参考。
1、注意范围,突出重点
汉字数量虽多,但常用字仅有2500个,其中那些常见而又容易读错的字往往是命题人的首选,整理积累时应以下列四种情况作为重点:
A、形声字误读。如“酵母”的“酵”读jiào不读xiào,“恪守”的恪读kè不读gè。
B、形近字误读。如“饮鸩止渴”的“鸩”与“鸠占鹊巢”的“鸠”,前者读zhèn,后者读jiū,两者易混淆。
C、多音字误读。如“发卡”“关卡”中的“卡”读“qiǎ”;“卡车”“卡通”中则读“kǎ”。
D、成语中某些带有通假现象的文字误读。如“一暴十寒”的“暴”通假“曝”字,念“pù”。
2、勤查字典,巧妙记忆
在学习过程中碰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千万不可放过,也不要想当然地去读,一定要勤查字典。平时多运用普通话进行交谈,多听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播音员的发音,这对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是大有好处的。多音多义字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我们学习的难点。如果能把这些多音多义字,分别编成既能概括它们不同读音及常见用法、又比较有意义的精短句子或语段,采用“一线穿珠”的方式来学习识记,就能收到很好的记忆效果。yù)会”(2005年天津卷)和“与(yǔ)人为善”中分别是“参与(动词)”和“跟(介词)”的意思。再如“乘”在“千乘(shèng)之国”和“乘(chéng)胜追击”中分别作“古代四马拉一车(量词)”和“利用机会(动词)”讲;“劲”在“干劲(jìn)”和“劲(jìng)旅”中分别作“情绪(名)”和“坚强有力(形)”讲。
以语体辨音:有些多音字,在书面语和口语中,尽管意思差不多,但读音却不同。如“露(lòu)脸”(2004年重庆卷)、“原形毕露(lù)”中的“露”,前者是口语,后者是书面语;“靓(liāng)丽”(2005年重庆卷)、“靓(jìng)妆”中的“靓”。再如“翘(qiào)尾巴”和“翘(qiáo)首以待”、“血(xiě)淋淋”和“血(xùe)海深仇”,也是因前者是口语,后者是书面语而读音有所不同的。
以构词功能定音:有些多音字作单音词和构成复合词时读音不同。如“否(pǐ)极泰来”和“否(fǒu)定”(2002年北京卷)中的“否”,前者是单用,“坏”的意思;后者是合成词中的一个语素,“不同意”的意思。再如,“薄(báo)如蝉翼”和“薄(bó)酬”中的“薄”与“剥(bāo)花生”和“剥(bō)削”中的“剥”,前者为单用,后者为构词语素。
留心成语中的多音字:成语中的多音字,是通假和古今异读或一字多义、古今异读造成的。前者如“博闻强识(zhì)”(1993年全国卷)和“一暴(pù)十寒”中的“识”和“暴”分别通“志”和“曝”;再如“虚与委蛇(wēi yí)”(2005年江西卷)中的“委蛇”是“敷衍”的意思。后者如“方兴未艾(ài)”和“自怨自艾(yì)”(2004年天津卷,2005年全国卷Ⅱ)中“艾”分别是“停止”和“改正”的意思。再如,“螳臂当(dāng)车”(2004年浙江卷)和“安步当(dàng)车”中的“当”分别是“抵挡”和“当作”的意思。
记少推多:习惯上,少数多音字在个别词语中的读音和多数时的读音不同,这时,我们只需记住那个特殊的读音。如“读”除了在“句读”(2003年北京春招)中念“dòu”外,其余念“dú”;“拓”除了在“拓本”(2005年湖南卷)中读“tà”外,其余读“tuò”“遂”除了在“半身不遂”中念“suí”外,其余念“suì”,“埋”除了在“埋怨”中念“mán”外,其余念“mái”等等。
另外,一些汉字用作姓氏、人名、地名、国家名、称谓等专有名词时,读音也与平时不一样。如金庸的原名查(zhā)良镛(姓氏)、成吉思汗(hán)(称谓)、会(kuài)稽(地名)、秘(bì)鲁(国名)等。不过,这种多音现象不是高考的重点。
记住统读字:对于旧有异读而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被统读的53个汉字的读音,需牢记。如“从(cóng)容”中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