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热闹重组大家庭 50年前的中国,不论城乡,几乎家家都是大家庭,公公婆婆,兄弟姑嫂、孙男娣女在一起生活,长幼有序,热热闹闹,既温暖又有矛盾。但是这半个世纪,中国的大家庭迅速瓦解,孩子婚后一般不会跟父母住在一起,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矛盾少了,可终归冷清。 不过,近几年,一些有条件的人又开始“重组”大家庭,新型大家庭和过去可不同——子女在父母附近买房子,或退休后的兄弟姐妹住在同一小区,保持“一碗汤”的距离,既互相照应,又有各自的空间,形成了新的大家庭……这当然也是一种幸福生活的新模式。 把儿女聚到身边 累着并快乐着/赵文泉 人老了,最怕孤独、寂寞。 这是人之常情,也许退休和离休之人,都要经历这个阶段。我常想,这个苦涩阶段难道没有办法逾越吗? 2001年,我和老伴相继退休。随着新华社辽宁分社办公楼动迁,我们的住宅也搬到沈阳市重点建设的浑南新区。我家购买了由分社主持建设的住宅,有四室、两厅、两卫,光是客厅就有40多平方米;配有中央空调,冬暖夏凉;24小时供应热水。对于我们工薪阶层,感到很舒适很满足了。然而,偌大的房子住着我们老两口,空荡荡的,似乎还缺少点什么。 我有儿女一双,儿子家添了个儿子,女儿家生了个女儿,里里外外共8口,应该是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我和老伴,年届古稀,也该享受天伦之乐了。然而,我们住在沈阳市最南端,儿女住在最北端,两地相距20多华里,坐公交车需要45分钟,中途还要倒一次车;坐出租车虽快,往返需50元左右。儿女的住宅也不小,在市内上班、上学、买菜很方便,只是我们与他们见一次面很不容易,只有到了节假日,才能凑齐聚会,总感到是个事似的。 有人说距离产生美,距离产生感情。我们之间一南一北,不仅没有感到美,反而感到亲情在疏远。一两周看不到孙子和外孙女,就特别想。老伴常不停地唠叨又有多长时间没有见到孩子了,期盼的心情和眼神,连我也有点坐立不安了。我和老伴不约而同地考虑一件事,能否动员儿女也搬到浑南来。 我家是2003年搬到浑南新区的。从第二年开始,我就和老伴不停地在我家周边看新房。看了一处又一处,从房间、客厅、餐厅的布局,朝向、楼层一一对比,权衡利弊,不仅我们满意,首要的是儿女们满意。看了半年,终于物色了一套,离我家一站多地,三室两厅两卫,共154平方米,我们带儿女去看,都说房子结构好。于是,女儿女婿同意先买。他们卖了原来的房子,又添了十多万元用于装修、买家具。装修时,他们工作忙,我和老伴承揽下来。经过一个半月的奔波,大功告成。看着他们高高兴兴地入住了,我们早把辛苦忘到一边,感到很充实、快活! 人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这话说得没错。忙完了女儿女婿的,又开始张罗为儿子、媳妇买新房。目的是一个,想方设法把他们都聚到我们的羽翼之下。这想法似乎是狭隘了点,但亲情驱使,也不算过分。于是,第二轮看房开始了。这次买房不但时间短,离我们家又特近。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新房是我们小区的邻居,两个大院之间隔一道树墙,鸡犬之声相闻。儿子买的是三室一厅两卫,比原住处增加二十多平方米。照看装修,也是我和老伴全程负责。 经过两三年的奔走,终于把儿女两家都聚到了身边。开始,他们都自己起火做饭。姑爷应酬多,常常晚上不回家吃,女儿下班经过我家门口,就到我家一起吃。儿子、媳妇工作也忙,常常很晚回家。早晨睡懒觉,经常不吃早餐。老伴又心疼了,三番五次催他们过来一起吃,他们也同意了。每逢周末,是全家最热闹的团聚日子。孙子和外孙女前年考入同一所高中住校。周末无论谁去接他们,都到我们家聚餐。于是,我们家空旷的房间里充满欢声笑语。老伴忙里忙外,盛饭上菜,不亦乐乎!只是儿孙们走后,才感到有些累了,但毫无半点怨言。 有人劝我们说,老两口有福不享,何必自找麻烦,自讨苦吃?对此,我们有我们的看法:过日子就是过人气,多聚多交流,凝聚亲情,颐养天年,苦着累着心里高兴! 和兄弟姐妹再聚首 候鸟飞回了家乡/米秀芬 我的家乡在河北秦皇岛,兄弟姐妹四人,只有我和老公留守在家乡,大姐和姐夫早年定居马来西亚,大哥是“文革”前的复旦老大学生,在上海成了家,小弟当年到东北插队,就在那里扎了根。我们过了多年天各一方的日子,好多年都聚不齐。前几年,父亲临终前的几个月,我和老公主力陪护,兄弟姐妹们轮流回来伺候。送走了父亲,大家久久沉默着,都十分伤感,大姐感慨地说:“这些年陪伴父母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孩子们大了,我退休了,要回家来多陪陪母亲。咱们姐妹也常聚聚。”其他兄弟也频频点头。 不久后,大姐第一个回来,在我家的小区看好了一套二手房,姐夫虽然是马来西亚人,夏天却也乐得来秦皇岛避暑,经常把母亲从我家接走与他们同住,我们常常白天一起玩儿(陪母亲打会儿小麻将、在海边散散步),晚上一起做饭聚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