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影漫谈盖茨比.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影漫谈盖茨比   菲兹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本大家都很熟悉的文学作品,就其所刻画的“爱情梦”和所映现的美国文化层面上的怀旧色彩来看,应该很适合搬上银幕。就我目前看过的1974和2013版相比,虽各有千秋,但都比较平淡。感觉1974版是拍给没读过原著的观众看的,2013版则是拍给读过原著的观众看的,在这里就两者与小说的不同简单做下对比。   熟悉导演巴兹·鲁赫曼的观众肯定都知道,他擅长电影音乐,以及华丽的视觉效果和奢华的服装设计。2013版《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音乐方面,融入了很多现代元素,如Jay-Z的饶舌,不过鲁赫曼的处理并未让现代音乐与古典画面脱节。就表现技巧而言,影片很有导演的个人风格,迷幻质感和台词部分尚能捕捉原著中无力和虚空的神韵,可是对于“了不起”的刻画,两者真正旨趣就越离越远了。绿光的意象深入人心,1974版有场男女主角伸手触不可及的戏,是与绿光相呼应的,新版中没能体现有点儿可惜。   2013版仍是以旁观者尼克的画外音娓娓道来,维持了小说的叙述技巧,虽然我并不喜欢有大量画外音的电影,但若要保持原著的叙述视角,很难避开这一点。先来说说盖茨比的出场,小说第一章并未正面描写盖茨比,只靠其他人的对话旁敲侧击,这些很能引起读者对盖茨比的好奇心。从这一点来看电影做得很成功,盖茨比透过窗户俯瞰的主观镜头、码头的背影、伸向绿灯的手之特写都刻画出了“卖关子”的神秘氛围,为其出场做足工夫。   小说里盖茨比的出场比较低调,尼克和同桌陌生男子闲谈时,说自己虽被盖茨比邀请但从未见过对方(这句台词在两个电影版里都有体现),那位男子才道出:“我就是盖茨比。”当然,这是文字的力量,能给读者出其不意的遐想。倘若在电影中让盖茨比一出场就和尼克坐在同一桌闲谈,就丧失了那种神秘感,因为观众对罗伯特·雷德福、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两个电影版盖茨比的扮演者)都太熟悉了。所以两版电影都做出了改动,以突出这种出其不意的神秘感。   2013版里盖茨比首次正面亮相,镜头给了他一个慢动作,特写了小说中多次提到的盖茨比的笑容。并且给了一个非常经典的肖像布光方式:3/4角度的前置主光(柔光箱),低角度的眼神光,逆光则来自身后的程控烟火灯光;而1974版中,编剧把盖茨比的出场完全篡改了,盖茨比蜗居在家宅的窗户后(和2013版透过窗户往下看的主观镜头一样),让侍应生传唤尼克才得以相见。这样的盖茨比未免显得城府太深,与原著完全成了两个人。   再来说说“灰烬山谷”,最难忘的自然是“上帝看得见!”的眼镜广告牌。2013版中,广告牌的概念被放大了(同时被放大的概念还有绿光),跟最经典那版英文书封相似,符合小说的描绘,它上帝般的凝视也很彻底。而1974版中,它则过分低调,只是在一片宁静氛围中一扫而过。   而两个电影版中都极力表现“派对”的场景,结果却是费力不讨好——1974版的的派对排场显然没有新版夸张,仅仅用琳琅满目的食物和餐具来展现盖茨比的财富,连盖茨比的豪宅都是一副老古董模样,不但没有体现出“奢华”的感觉,还影响了整体节奏,无聊松散。在2013版里,则成了彻底的炫富,豪宅和派对被夸张过头。不过对观众而言,3D、音乐、舞蹈、灯光、焰火都令人叹为观止。   在盖茨比被枪杀的段落,我非常青睐于2013版。尤其是尸沉池面,记者围观的那一幕仰拍镜头,这场戏是对经典老片《日落大道》的致敬。   因为电影的篇幅有限,两个电影版都各自删除了一些人物和情节。2013版删除了盖茨比老爸参加葬礼的戏,大概是想完全体现出尼克才是唯一了解盖茨比梦想的人,与他的画外音不谋而合。   以上是几个段落的简单对比,整体而言,1974版平淡无味,看起来好像是浓妆艳抹的半老徐娘。而2013版又太过华丽,3D的处理把电影变得华而不实。对于读过原著的观众而言,大家心目中的盖茨比早已固定成型,电影无论是雷德福还是迪卡·普里奥都太过突出了。大家看电影会直觉地认为,那就是演员本身,而不是菲兹杰拉德笔下那位对黛西深情款款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结果,格格不入是可以预料到的了。在这里我只想阐明,太过大众化的著名小说不易搬上银幕,尤其再配上大众化明星,就更容易造成观者情感上的分歧。   谈谈小说到电影的改编   小说和电影皆尽其能地去表现出有关人生现象的丰富性——包括生与死、爱与恨、喜与悲等,它们所呈现的世界应该是含有永恒价值和普遍性价值的世界。其所不同的,在《小说到电影》一书中讲得非常明确:“小说的主要构成原理是时间,电影的主要构成原理则是空间……小说透过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时间推移来传达读者对空间的概念,电影则透过从一个点到一个点的空间来传达观众对时间的概念。”除了我们观赏电影的过程所造成的时间印象之外(通常是100分钟),电影戏剧时间与实际时间互相吻合的很少见,比较通俗的有《绳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