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050”农民工打工现状 他们人到中年,为了温饱、为了子女能有更好的生活,在城市里苦苦打拼。 建筑工、环卫工、保洁员、洗碗工……由于缺少技能、没有文化,他们大多干的是城市里最苦、最累、最脏的活儿; 年龄偏大,就业时他们往往要忍受用工单位不招“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人员的年龄歧视,对工资和工作环境的要求低,对社会保障的要求更低;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想在城里打工直到“干不动为止”,然后回到农村养老,子女是他们的希望,很多人将美好生活的希冀寄托到下一代人身上,最怕遭遇“一家子都是打工的”尴尬。 对工作不挑剔,却难有岗位 烈日当空,当天最高气温35摄氏度。在昌平区北苑路上,身穿长衣长裤、头戴遮阳帽的环卫工吕大姐正一下下清扫着路边的垃圾。 吕大姐今年44岁,老家在黑龙江,2008年以来一直在干环卫工。“每天干8小时,工作不复杂,就是这一段大约3000米的路面清洁。”推算一下,她每天工作时需要不停歇地走上12公里。 “干环卫,工作条件差,收入也不高,年轻人不爱来,都是咱们这种年龄大的农民工干。”吕大姐说,自己的底薪是1400元,加上每天的吸尘补助等补贴,一个月能挣2300元左右。 上世纪80年代末起,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陆续进城务工。20多年过去,当初年轻力壮的农民工们普遍年近半百。据统计,目前像吕大姐这样的“4050”(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农民工,约占农民工总量的40%左右,超过1亿人。 与年轻一代农民工相比,“4050”农民工对工作不挑剔,干的大多是城市里最脏、最累、最苦的活儿。不过,随着年龄增长,他们正面对“年龄大、缺技能、找工难”的苦恼。 每天中午,在一家机关食堂当洗碗工的张大海都要和5个同伴一起,刷洗1万多个碗、盘等餐具。“这大半年洗的碗,快赶上我一辈子洗的碗了。”50多岁的张大海身材略显佝偻,走路有些迟缓。 张大海说,他曾有过多年的驾驶经验,最初想找个开车的活儿干。“开出租车需要当地户口,开货车人家要的都是壮小伙儿,最大年龄也要35岁以下。像我们这么大年纪的,正式招工的根本不考虑,只能刷刷碗、端端盘子。”张大海刷盘子一个月工资2000元左右,他不指望工资高,不拖欠就好。 近两年,许多地方出现“招工难”,但细看企业的招工条件,往往有一条“硬杠杠”——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科所的一项调查显示,“18—35岁”这几乎成为企业招聘普工的通用准则,有的企业甚至要求“低于28岁”,实在招不到人,最多放宽标准到40岁。 不少“4050”农民工都表示,由于年龄大、缺技能,再加上文化水平较低,他们找工作越来越难,只能选择那些工作条件差、工资收入低、年轻人不爱干的行业,而且不敢提涨工资的事,因为怕被辞退,年龄越大,重新找工作越难。 42岁的朱爱荣在某机关做保洁员,丈夫在同一个单位干保安,两个人的月工资都只有1800元。工资不高,但这是她和丈夫经过多次比较所能找到最好的活儿。 朱爱荣最怀念的就是年轻时在工厂做女工的时光。“那个时候在编织袋厂贴商标,计件工资,我干得可快了,挣得也最多。”后来,在秦皇岛租住的城中村的房子要拆迁,朱爱荣就和丈夫一起来到北京打工。40多岁的她再找工作不容易,“人家都愿意要年轻人,我这年纪,除了保姆和保洁,别的啥也干不了。”朱爱荣说。但朱爱荣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正常的,在她看来,过了40岁还能找到收入不错的工作的农民工,都得是有技术、有本事的,而她这代人,多数出来打工时连初中都没念完。 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负担最重 对于“4050”农民工来说,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生活负担最重。子女既是他们的奋斗动力,也是他们的希望所在。为了子女有个好环境,他们在城市里拼尽全力。 “要不是为了孩子们能有更好的生活,我们也不会在城市里这么辛苦打拼。”在地铁出口附近卖卷饼的农民工周桃大姐说,她和丈夫2001年就从山东菏泽曹县老家出来打工,十几年来,换了七八个城中村,开过好几家小饭馆,却因为拆迁、地段偏远等原因没挣着什么钱。如今,丈夫在家和面、备料,她在地铁口摆摊卖卷饼,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 虽然辛苦,但提起一双儿女,50岁的周桃一脸欣慰。“女儿大学毕业,在新东方英语学校当老师。儿子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的建筑专业,过两年就能工作了。”现阶段,周桃最愁的是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学费一年6000多元,住宿费2000多元,每个月的生活费600元,一年少说就要1.5万元。不怕你笑话,我现在又想孩子,又怕接着孩子电话,因为这就得给孩子寄钱。”周桃苦笑着说。 朱爱荣的儿子也念了大学,在济南的一家医科大学学习针灸专业,毕业后去了一家私人诊所。让朱爱荣操心的是儿子的亲事。“孩子上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