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ICC在晚期肿瘤病人化疗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PICC临床应用中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0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的外周钢针或留置针输液,观察组行PICC。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中,52例1次穿刺成功率达到了96.30%,且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治疗中,PICC可有效缓解病痛,帮助治疗效果提升,同时还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使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控制到最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PICC;晚期肿瘤;护理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较之深静脉置管不仅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同时并发症也非常少,是输注刺激性药物和需要长期输注的患者的首选[1]。晚期肿瘤患者由于长时间接受刺激性较大的化疗药物治疗,故给外周静脉带来极大的伤害,非常容易出现静脉炎、感染等并发症,使得病情治疗受限。现将我院PICC在晚期肿瘤患者护理应用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中选取54例,将其作为观察组,行PICC置管。其中9例食管癌,14例肺癌,5例肠癌,12例胃癌,2例乳腺癌,8例肝癌,4例胰腺癌。另从同期患者中选取54例,作为对照组,行传统的外周静脉输液。两组患者各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法 1.2.1.1药物选择及方法维库溴胺以及咪达唑仑等静脉麻醉药应选择分次小剂量给药,多巴胺、阿拉明等血管活性药非必须则应该通过墨菲氏管给药。通过上述方法给药可以明显减少药物对血管的直接刺激。 1.2.1.2封管方法封管是保证留置成功的关键,如果方法得当,可以延长置管时间,防止置管并发症的出现。封管时应采用连续、不间断、边推注、边旋转式退出针头的方法。如果将封管针头全部刺入留置针内,当封管液体推完退出时造成血液随拔针时的负压进入管腔内,并引起凝血堵塞。封管液体量过少(40ml/min),用力过猛,会使血管内压力突然增加,造成药物外渗并引起血管炎性改变,出现红肿。 1.2.1.3静脉炎处理若留置处出现局部血管硬化等炎症现象,应立即拔管,局部热敷,并根据严重程度和输注液体采用不同的药物处理。①抬高患处,局部红肿可以选择20%硫酸镁湿敷,敷料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②硬结明显可以采取用金黄散外敷;③外敷间隙可以局部涂擦喜疗妥(多磺酸基粘多糖软膏);④山莨菪碱(654-2)湿敷对血管活性药物引起的静脉炎疗效较好。 1.2.2PICC护理方法 1.2.2.1静脉炎在本组资料中,4例患者在置管后3h-7d,穿刺侧上端3-12cm处出现肿胀现象,并沿着静脉走向出现索状肿、红、痛和热。针对该情况,在进行穿刺前,应对无菌手套上的滑石粉进行彻底清洗,并将无菌生理盐水注入到导管中,浸泡数分钟后将其取出,使其对血管的刺激最大化减轻[3]。穿刺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执行。一旦发现患者出现静脉炎,应叮嘱患者尽量少移动穿刺肢体,以免血管壁受到过大摩擦;用75%乙醇对穿刺侧连续进行30分钟的湿敷,每日2次,帮助局部血液循环,使炎症能够得到有效改善。本组4例静脉炎患者均痊愈。 1.2.2.2穿刺局部感染3例患者在置管后270d出现局部发红肿现象,肿胀直径达到了4cm,因患者感觉剧烈痛痒感而拔管。导致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未能够及时更换药物等。预防该情况,应防止出现紧急插管现象,穿刺部位无感染灶,穿刺过程中必须落实无菌操作;及时对药物进行更换,常规情况下,应每日一换,每周1-2次敷贴更换,敷料若受污染或潮湿等均必须及时更换。在更换敷贴的过程中,应用PVP碘对针眼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出现体外导管受染的情况,将体外导管以“S”型弯曲,用敷贴将其与圆盘完全覆盖,更换敷料后必须做好登记,并对双上臂臂围进行测量,便于判断是否出现肿胀现象。 1.2.2.3堵管2例患者置管后出现堵管现象,因无法再通而拔出导管。主要是由于输液环路松开、24h持续泵推时未能够及时进行封管、未行正压封管、输注脂肪乳剂等原因所致。及时对导管进行封管处理,用10-15mL肝素液(浓度:5-10U/mL)行正压封管处理,进行封管时,应采用20mL注射器,严禁使用小注射器,以免导致导管因压力过高出现破裂;通常情况下,液体的速度保持在2mL/h为最佳,但若行5FU化疗持续泵推时速度会低于2mL/h,故必须每12h进行1次冲管处理;在输注脂肪乳剂时,应将其与氨基酸液混合或通过三通接头将其与氨基酸同时输入,使其浓度降低,并在完成输注后,用100mL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对导管进行冲管处理,若患者无心肺功能疾病可将滴速调至70-80滴[4]。一旦出现导管堵塞的情况,不可强行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