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血清蛋白质组分析方法筛选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相关抗原.docVIP

运用血清蛋白质组分析方法筛选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相关抗原.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运用血清蛋白质组分析方法筛选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相关抗原   【摘要】目的:筛选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相关抗原(TAA),为研究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及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细胞株T-47D并提取总蛋白,取T-47D细胞总蛋白经双向电泳技术(2-DE)分离后转膜,分别用20例健康人(N组)血清和2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乳腺癌组)血清作为一抗进行Western blot分析,找出差异蛋白、经胰酶酶解后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鉴定。结果:筛选出10个差异蛋白,经LC-MS/MS鉴定为热休克蛋白90、脯氨酰-4-羟化酶β亚基、内质网-60蛋白酶、热休克蛋白60、未命名蛋白、人类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γ、假想蛋白、热休克蛋白27、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和核糖体蛋白P0。结论:本研究发现了10个可能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TAA,此为进一步研究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及防治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双向电泳;血清蛋白质组分析;相关抗原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144-02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2005-298);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07-2086)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预后较差[1]。肿瘤相关抗原(TAA)是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高表达的,能够诱发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抗原。血清学蛋白质组分析(SERPA)是一种基于蛋白质组学和免疫学原理,利用二维电泳和质谱分析方法筛选和鉴定TAA的新技术[2],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的研究中[3],但其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研究中应用的报道尚少。我们采用SERPA方法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TAA进行了筛选,以期为该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研究及辅助诊断提供基础。   1材料   1.1标本来源   收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20例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无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静脉血清作为实验组,所有病例取材得知情同意,采血和手术前未进行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年龄范围34-78岁,平均年龄49.5岁;所有患者组织标本均经病理结果证实,按国际抗癌协会(UICC)制定的乳腺癌分期标准(TNM分期法)分为Ⅰ期6例,Ⅱ期7例,Ⅲ期7例。另外同期采集2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静脉血清作为对照组,年龄范围36-75岁,平均年龄52.8岁。健康志愿者均经系统健康体检,无乳腺相关疾病史、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家族史。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细胞株T-47D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细胞库。纳入本研究者采其空腹静脉血5ml,尽快分离血清并置-80℃冰箱保存。   1.2主要试剂   高糖DMEM培养基购于美国Gibco公司;IPG胶条(13cm,pH3-10)、裂解液购自Amershan biosciences公司;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兔抗人IgG(HRP-兔抗人IgG)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聚偏氟乙烯(PVDF)膜购自美国Millpore公司;ECL化学发光试剂盒购自美国Pierce公司。   2 方法   2.1 细胞培养及总蛋白的制备   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置于5%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收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加入5倍体积裂解液(7M尿素,2M硫尿,4%CHAPS,65mM DTT,0.2%Bio-Lyte)混匀,液氮中反复冻融3-4次(每次置液氮中3秒,室温融化),加入20ug/ml脱氧核糖核酸酶,离心1小时(4℃,20000×g),取上清即为细胞总蛋白。用Bradford法检测浓度,将样品分装并且置-80℃保存。   2.2 双向电泳和Western blot分析   取700μg T-47D全细胞蛋白进行2-DE,2-DE操作按照说明书进行。2-DE所得凝胶经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液染色2h;并脱色至蛋白点清晰可见为止。   T-47D细胞总蛋白经双向电泳分离后,半干转印法转印至PVDF膜并封闭2h,分别与1:100稀释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或对照血清(一抗)于室温孵育2h,用TBST洗膜液洗膜(10min×3次);其次与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兔抗人(1:3000)二抗室温孵育2h;再经TBST溶液洗膜(10min×3次);最后经ECL化学发光检测得到胶片;观察杂交信号点,并确定发生免疫反应的蛋白在双向电泳凝胶上的位置。   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用X2检验对与患者血清和对照血清发生免疫反应的蛋白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候选蛋白酶解和质谱鉴定   选取2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