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只是一个符号.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只是一个符号2004年的下半年和2005年的上半年,我花了两个学期,把《论语》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我的讲义,正标题是“丧家狗”,副标题是“我读《论语》”。 什么叫“丧家狗”?“丧家狗”是无家可归的狗,现在叫流浪狗。无家可归的,不只是狗,也有人,英文叫homeless。 读《论语》,我的感受,两个字:孤独。孔子很孤独。现在,有人请他当心理医生,其实,他自己的心病都没人医。 孔子并不是圣人。历代帝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真正的孔子,活着的孔子,既不是圣,也不是王,根本谈不上什么“内圣外王”。“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是明明白白写在《论语》里面的。子贡说,孔子是“天纵之将圣”,当即被孔子否认。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责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栖皇,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这才是真相。 当年,公元前四九二年.六十岁的孔子,颠颠簸簸,坐着马车,前往郑国,和他的学生走散。他独自站在郭城的东门外等侯。有个郑人跟子贡说,东门外站着个人,脑门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以下比禹少了三寸,上半身倒有点圣人气象,但下半身却像丧家狗,垂头丧气。子贡把他的话一五一十告诉了孔子,孔子不以为忤,反而平静地说,形象,并不重要,但说我像丧家狗,很对很对。 ??? 在这个故事里,他只承认自己是丧家狗。 ??? 孔子绝望于自己的祖国.徒兴浮海居夷之叹,但遍干诸侯,一无所获.最后还是回到了他的出生地。他的晚年,年年伤心。丧子,哀麟,回死由亡,让他哭干了眼泪。他是死在自己的家中——然而,他却没有家。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知识分子的宿命。 ???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 当年读《论语》,我的感受是.此书杂乱无章,淡流寡水,除了道德教训,还是道德教训,论哲理,论文采,论幽默,论机智,都没什么过人之处。 ??? 谁要说,不读《论语》就无以为人,现在世道人心这么坏(如贪污腐化、制售假药、卖红心鸭蛋者流),都是因为不读《论语》,不敬孔子,那就过了。我理解,道德和秩序,秩序更重要,不是因为没道德才没秩序,而是因为没秩序才没道德。道德很脆弱,也很实际。说好就好,说坏就坏。越是没道德,才越讲道德。 ??? 道德不是讲出来的。历史上.国家一治一乱,道德时好时坏,太正常。远了不说,明朝末年怎么样,清朝末年怎么样?野史笔记、旧小说还在,人和现在一般坏,甚至更坏。您别忘了.那时道德归谁管?正是孔老夫子。 ? ? ?现在的“孔子热”,热的不是孔子,孔子只是符号。社会失范、道德失灵,急需代用品。代用品,只要能代就行,不定是哪种。 潭柘寺 陈?? 洁 我走进潭柘寺时才知道,我永远也走不近潭柘寺。 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潭柘寺太气势恢宏,恢宏得带点霸气,太严谨雕琢,雕琢地一如山庄别墅,就连回响在山间的梵乐,也失于清淡,显得过于浓烈而深刻,象要强行深入人心似的,渗透力太弱而穿透力太强的音乐,让人感到压迫,少了佛家的大气和从容。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这座以千尺深潭和百年古柘为名的深山幽刹,始建于晋代,已有一千多年沧桑,以“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雄视京城,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浸泡出来的佛家净地,为什么却总让人隔膜而远之? 我迷惘着。 肯定还有一个人迷惘着。那是一个尊贵而忧郁的少女,她生而有幸,碰巧有一个父亲叫忽必烈,父亲生而有能,碰巧是元代的一位皇帝。几百年过去了,今天看来,她是几公主已经不重要了,她为什么出家也不重要了,是占卜命定要削发避灾,还是在宫中的明争暗斗中败下阵来?是向父皇母后示孝示诚,还是生性冷漠,厌倦俗尘?标准的说法是,她深感父亲杀戮过重,自愿舍身寺院,替父赎罪。而事实上,她本人也曾经是一名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女将军! 后人只是好奇地回望历史扬起的尘埃,不明白一个高贵的公主,为什么会抛弃金枝玉叶的身份、锦衣玉食的生活、指点江山的权势,而选择黄卷青灯、夜雨秋窗。 她再一次穿过金碧辉煌的殿宇楼阁,再一次与宠爱她的父皇用过钟鸣鼎食的御膳,再一次由十多名宫女伺候着焚香沐浴。终于,她卸下了绫罗绸缎、珍珠宝石,一袭青衣地跪倒在如来脚下。 她心里必定在寻求着某种东西,不是富贵,不是权势,不是舒适,甚至不是青春、爱情和生命。她隐隐地知道,那是一种宁静,是灵魂的静如秋水和静悄悄的喜悦。为此,她舍弃了她的尊贵,她的安逸,她的高高在上的父亲。 她终于义无反顾地跪倒在如来脚下。 我穿过大雄宝殿,拾阶而上,一路帝王痕迹俯拾皆是。正路山门门额的“敕建岫云禅寺”是康熙的笔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