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烷烃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烷烃 §2.1烷烃的同系列及同分异构现象 一、烷烃的同系列 1、烷烃的通式:CnH2n+2 2、烷烃构造式的写法;C为四价。 3、同系列:凡具有同一个通式,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则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变化的化合物系列称为同系列。 同系物:同系列中的化合物互称同系物。 系(列)差:相邻的同系物在组成上相差CH2,这个CH2称为系(列)差。 二、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1、构造:分子中原子相互连接的方式和秩序。 2、含1、2、3、4个碳原子的烷烃的构造式:说明丁烷后就有构造异构。 3、低级烷烃(以己烷为例)构造异构体的写法: ①写出这个烷烃的最长直链式。 ②写出少一个碳原子的直链作主链的碳链式。 ③再写出少两个碳原子的直链作主链的碳链式,把两个碳原子作为两个甲基或一个乙基支链,分别取代氢原子,以此类推。 三、伯、仲、叔和季碳原子 kinds of carbon and hydrogen 1、伯碳原子(一级碳原子):直接与一个碳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用10表示。 2、仲碳原子(二级碳原子):直接与两个碳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用20表示。 3、叔碳原子(级碳原子):直接与三个碳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用30表示。 4、季碳原子(级碳原子):直接与四个碳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用40表示。 5、直接与伯、仲、叔碳原子相连的碳原子分别叫伯、仲、叔氢原子;也分别用10、20、30表示。无季氢原子。 一、普通命名法common nomenclature 1、把烷烃命名为“某烷”,“某”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由一到十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自十一烷起用表示数字的汉字表示。 2、不含支链的叫正某烷;末端带一个甲基的叫异某烷;带两个甲基的叫新某烷。更复杂的就无法命名了。如: CH3CHCH2CH3 异戊烷 二、烷基alkyl group 1、烷烃分子从形式上消除一个氢原子而剩下的部分叫烷基。如 甲基 CH3— Me — methane 乙基 CH3CH2— Et— ethane 丙基 CH3CH2CH2— n—pr propane normal 异丙基 (CH3)2CH— i—pr iso— 丁基 CH3CH2CH2CH2— n—Bu butane 2、两价的烷基叫亚基,三价的烷基叫次基。如: =CH2 亚甲基 =CHCH3 亚乙基 CH 次甲基 CCH3 次乙基 三、系统命名法system of nomenclature 1、系统命名法: 我国现在所用的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原则是1960年制定,1980年修订的。该命名法是根据1892年在日内瓦制定的日内瓦命名法和1947年在伦敦制定的IUPAC系统命名法在国际上通用的原则,结合我国的文字特点制定的。与IUPAC系统命名法有所区别。 2、系统命名法的书写原则: ①阿拉伯数字之间;(Z)、(E);(R)、(S)之间;α、β;D、L之间和N、O、S等字母之间用“,” ②阿拉伯数字与其它文字、符号之间;(Z)、(E);(R)、(S);α、β;D、L和N、O、S等字母与其它字母、文字之间;表示旋光性的(+)、(-)与所有文字之间用“—” ③一般情况下,中文字与中文字之间不用任何符号。表示复杂支链时所用的“( )”和脂环烃的命名中用的“[ ]”在书写时与中文字相当。脂环烃的命名中“[ ]”内代表碳原子个数的阿拉伯数字间用“·” 3、烷烃的系统命名原则: ①选取主链:选择含母体官能团最多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当有两根同长度的链可作主链时,则应选择有支链数目最多的链为主链。 ②给主链碳原子编号:使取代基的位置符合“最低系列”原则。 ③命名:取代基在前面,主链作为母体得名;取代基中前小后大。相同的用表示数的汉字表示。 §2.3烷烃的构型 一、碳原子的四面体概念及分子模型 1、构型:是指具有一定构造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情况。 2、碳原子的四面体概念: 1857年,凯库勒把原子价的概念推广到碳元素,指出碳为四价,碳原子可以和其它碳原子结合为碳链。 1874年,荷兰化学家范霍夫(Vant Holff)和

文档评论(0)

aqlsxc661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