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爱与死的恶魔
摘 要:爱情与死亡是19世纪著名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短暂而辉煌的创作生涯中笃定的主题,坡在短篇小说如《椭圆形画像》、《莫雷娜》、和《丽姬娅》中描写了“美女之死”,这些女性的存在价值仅仅体现在她们对男性叙述者的爱恋和依附上。笔者认为,这些男性是导致美女死亡的恶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弱势与附属地位。
关键词:爱伦?坡;爱与死;男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11an Poe)(1809―1849)在19世纪的美国文学中绝对是个非主流的存在。他是“一个从不落地生根的种籽,一个永恒的游牧者”,他身兼诗人、哲学家、画家、音乐家,他是一切浪漫天才的典型,再加上拜伦魔鬼般的狂妄自大,以及柯尔律治百科全书式的渊深博学。[1]在其文学生涯最后的作品《我发现了》中引述开普勒的名言:“我不在乎我的作品是现在被人读还是由子孙后代来读。既然上帝花了六千年来等一位观察者,我可以花上一个世纪来等待读者。”[2]正如哈罗德?布卢姆所言,“一部文学作品能够赢得经典地位的标志是某种陌生性,这种特性要么不可能被我们完全同化,要么有可能成为一种既定的习性而使我们熟视无睹。”[3]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语境下,经典作品永远等待着后来的读者根据个人经验做出阐释。
国内对爱伦?坡作品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研究坡的美学思想与死亡观,及其符号化的女性形象等。笔者试图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解读《椭圆形画像》、《莫雷娜》和《丽姬娅》中的男性形象,认为挣扎于生死间的美女背后的男性才是攫取她们性命的恶魔,以及隐匿在文字背后爱伦?坡对爱与死的诠释。
一、《椭圆形画像》:控制与攫取之爱
《椭圆形画像》中的“我”在亚平宁半岛的城堡塔楼房间看到一副年轻姑娘的肖像画,画中人栩栩如生。她是画家的新娘,她长相美貌和性格活泼欢快,画家却是个喜怒无常,工作严谨而不苟言笑的男人,二人一见钟情。画家爱艺术到了疯狂的地步。他要求他的新娘做模特,“她是一位非常婉约柔顺的姑娘,她非常温顺地在这又暗又高的塔楼房间一连做了几个星期……”[4],画家全身心沉浸在创作中,以至于没空再看一眼他的新娘,直至点上最后一笔眼睛的色彩后才发现心爱的人已经死去。这个“恶魔”般的画家用画笔将可爱新娘的鲜活生命从肉体抽离到画板上,这是不对等的两性关系的隐喻。
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处于边缘地带。克里斯蒂娃在分析妇女的语言上、文化上被压抑被排斥的地位时说:“女人不能代表什么,不能说什么话,她被排除在术语和思想外。”[5]她热爱并珍惜一切,除了情敌――艺术,她甚至害怕那些作画工具会将爱人的笑脸抢去。他们对爱情的投入是不对等的,一方是如殖民者般贪婪地攫取妻子的美貌,一方却始终是温顺安静地坐着,任由恶魔一样的丈夫将生命之光的最后一点色彩也夺去。拜伦曾写道:“爱情在男人的生活中只是一种消遣,而它却是女人的生活本身”。
二、《丽姬娅》:意志争夺之爱
短篇小说《丽姬娅》发表于1838年,被誉为爱伦?坡最成功的小说之一。小说因为诡秘的背景和怪诞的情节成为典型的哥特式恐怖小说,也是完美诠释爱伦?坡“效果论”及其美学思想的作品。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我”的妻子丽姬娅离奇死亡却又死而复生的故事。在叙述者眼中,“要描绘出她的端庄、她的安详、她的风姿,或者她轻盈袅娜的步态的努力都将是徒劳。她来去就像一个影子。”[6]叙述者除了扮演丽姬娅的爱人角色,他更像是一个吸取丽姬娅智慧和生命的魔鬼。他渴望用分析的方法得到破解神秘的丽姬娅身上的所有密码。在这里,丽姬娅更像是一件精致无比的艺术品,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女性。她只是他学习知识的导师,是他获得飞黄腾达的前程所需要的工具。几年后,他从丽姬娅那里学到珍奇神圣的智慧后,便远走高飞奔往自己的前程。
同时,丽姬娅鲜活的生命被丈夫吸吮殆尽,在被丈夫抛弃后开始患上不治之症。虽然怀着对生命最强烈的渴望,痴恋一个不值得她爱的人,最终也只能败给死神。爱情又何尝不是一场关于意志的战争。在张爱玲笔下,白流苏和范柳原的意志争夺之战因一座城市的倾倒而达到暂时的和解。丽姬娅的死亡是她屈服于丈夫那魔鬼般的占有欲和思想的后果。
三、《莫雷娜》:嫌弃与诅咒之爱
《莫雷娜》中,叙述者在小说开头即说明,对莫雷娜的感情之火并非由爱神燃起,他和读者同时陷入坡编织的神秘主义的圈套。莫雷娜天资聪颖,学识渊博,某种神秘的力量把他和莫雷娜结合一起,她无私地为他带来幸福。而叙述者却说,自己从没跟人提起过恋情,也从没想过爱。莫雷娜是他的导师,随着她的引导下进入学术研究,却在心里逐渐疏远并厌弃她。像被抛弃的丽姬娅一样,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