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艰难的“救赎”
从2010年到2015年,五年时间里,胡莉搬了三次家。
每一次搬家,都是一场身心大逃亡。自从五年前,25岁的女儿病亡后,胡莉就想断绝与原先生活相关联的一切。“不仅仅是摆脱丧女之痛的阴影,更像是内心无所安放的逃避。”
胡莉受不了熟人们同情的目光,看不得别人一家三口散步,不能知道别家孩子大学毕业、结婚生子等信息,甚至听不得小孩子一声奶声奶气的“妈妈”。可躲来躲去,躲不掉的仍是心底深处最沉重的悲伤。那份难以抹平的痛,时时刻刻地啃噬她的灵魂,令她生不如死。直到最后一次搬家,胡莉遇到了同她一样命运的赵月。
赵月的儿子在18岁那年被检查出患了白血病,两年多来她和老伴倾其所有为儿子治病,最终还是没能挽回儿子的命。在儿子离世不久,赵月和老伴就搬到了另一个陌生城市生活,试图通过距离的迁移和生活的更替完成自我救赎。
儿子周年祭日的那天,赵月强打精神做了一桌子饭菜,对默默垂泪的老伴说:“来,好好吃饭,从今天起,咱俩要为自己活下去!”
从那天起,赵月强迫自己从失子之痛中走出来。孩子没了,生活却要继续。如果儿子活着,他最希望看到的一定是爸爸妈妈能幸福地安度晚年。
赵月强迫自己重新回归原来的生活节奏,跳广场舞,加入歌唱团,上老年大学,去福利院做义工……日子一点点地被各种琐碎细节填充起来,尽管心底那个空洞洞的伤口仍在,但赵月觉得自己已经活过来了。
在赵月的引荐下,胡莉加入了一个名叫“抱团取暖”的失独者微信群。胡莉曾经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倒霉的人,直到进了群,才发现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同命人。“大家和你一样”这句话有着神奇的魔力,也许是因为彼此陌生,也许是因为同病相怜,胡莉终于从多年的自我封闭困境中走出来,在群里毫无顾忌地倾诉着失去女儿后的感受……群里还时不时地组织大家聚会,或者组团外出旅游。有一些失独者,虽然同样痛失爱子,但他们努力地从痛中站起来,在他们的积极感染下,胡莉终于觉得自己不再孤单。事实上,比起亲朋好友的关怀安慰,同命人的抱团取暖更能给他们绝望冰冷的生命带来一丝丝暖意。
对失独者来说,如果年龄、身体等情况允许,再生一个孩子无疑是一条更好的自我救赎之路。
2015年8月19日,河南省濮阳市的孟现杰夫妇来到北京一家医院,为做试管婴儿进行身体检查。当年2月,他们的独生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大三学生孟瑞鹏为救落水儿童牺牲。孟瑞鹏虽被追认为烈士,但依然难以平复孟现杰夫妇的失独之痛。年近50岁的他们决定尝试试管婴儿,希望再生一个孩子。孟现杰说,如果试管婴儿失败了,他们则会考虑收养孩子。
同孟现杰夫妇一样,56岁的陈建国也在努力地从丧子痛中走出来。28岁的儿子在汶川地震中去世后,他资助了一个同在汶川地震中失去父母的16岁男孩。如今,供这个孩子上学和生活成为老陈最大的精神支柱,也给了他一种继续活下去的信念。
走出失独之痛,失独家庭除了“自我救赎”和“抱团取暖”外,也需要来自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帮助和扶持。
每个失独家庭的背后,都有一块不愿被揭起的伤疤。正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失独者因失独打击失去精神寄托,濒临崩溃边缘。据调查,70-80%的失独父母存在精神创伤或心理障碍,因此对失独者加强心理疏导服务,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参加社会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冲淡他们的记忆伤痛,帮助他们在社会的关爱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尤为重要。
目前,有些地方失独父母组建了互助群体,比如北京“新希望家园”、上海的“星星港”、武汉“温馨港湾”等均是失独父母的民间组织。
同时,由于情感创伤,很多失独老人并不愿意入住现有的养老机构。“在普通养老院,每到逢年过节,别的老人都有子女来接,而我们没有,还不如去专门的失独养老院。”这是不少失独老人的心声。据了解,北京已有专门的失独养老院,广州也建立了失独养老院专区。
蔡哲老师夫妇原本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但十年前儿子因肝硬化去世,一切随之改变。年近八旬的蔡老师说,他和妻子未来的选择必定是养老院,“房子押了或卖了都没关系。”
那么,要不要选择“失独养老区”?蔡老师说,这些年来,自己和妻子主要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来排解忧伤。如果可以选择,他希望住在养老院的“失独专区”,“如果住着的都是像我们这样的老人,可以同病相怜,互相安慰,互相鼓励。”
对失独父母来说,他们最大的痛苦是面临没人照料的困境和精神上的孤独。后半生如何安放,是失独群体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可喜的是,目前国家对失独家庭的扶助力度在不断加大。2012年,中国计生协启动15个项目试点,指导地方在经济补助、生活帮扶、心理疏导、养老关怀等方面出台系列措施。2013年把项目试点扩大到全国49个地市,逐步建立起心理治疗机构、社区、政府等多方共同参与的救助机制。
如今,沈阳市确认计划生育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