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酶之1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人们对维生素的认识 我们唐代名医孙思邈用麦麸熬粥来防治脚气病。 1897年,荷兰医生Eijkman证明米糠可治脚气病。 1906年,英国的Hopkins发现大鼠喂饲纯化饲料(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矿质)和水,不能存活;添加微量牛奶就能正常生长。牛奶中存在的营养辅助因素也就是维生素。 1911年,波兰学者Funk首先从米糠中提取出抗脚气病的物质,并证明它属于胺类,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因此称之为生命胺(vita-amino)…… 2.维生素概述 维生素是维持生命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微量小分子化合物,它既非生物体的构成成分,也不是能量物质。 维生素是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需要,而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外源性物质。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会导致缺乏症。维生素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辅因子的组成成分,参与体内代谢过程。 维生素按其溶解性质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水溶性维生素又包括 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 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 维生素A又称抗干眼病维生素。 VA有两种形式:A1 (视黄醇)及 A2 (3-脱氢视黄醇)。 来源:A1主要存在于海水鱼的肝脏, A2 主要存在于淡水鱼的肝脏。植物中虽不存在维生素A,但有多种胡萝卜素,特别是β-胡萝卜素可转变成视黄醇,所以通常将β-胡萝卜素称为维生素A原。 缺乏症:夜盲症、干眼病。 (二)、维生素D 维生素D又称为抗佝偻病维生素。主要包括 D2(麦角钙化醇)及 D3(胆钙化醇 )。 来源:植物油中的麦角固醇经阳光及紫外线照射可转变为能被人吸收的D2,因此称麦角固醇为维生素D2原;动物体内的胆固醇可转变为7-脱氢胆固醇储存于皮下,再经阳光及紫外线照射转变成D3,7-脱氢胆固醇称为维生素D3原。 缺乏症:佝偻病、软骨病。 (三)、维生素E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有六种,其中的α、β、γ和δ具有生物活性。自然界中以α-生育酚分布最广。 来源: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如麦胚油、葵花油、花生油、玉米油中最为丰富。 功能:主要是作为体内最重要的抗氧化剂,避免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保护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缺乏症:动物缺乏时会发生生殖器官发育受损甚至不育,人体一般不易缺乏。 (四)、维生素K 维生素K又称凝血维生素,有K1~K4。维生素K溶于水,可口服或注射,吸收主要在小肠,经淋巴吸收入血,在血液中随β-脂蛋白转运至肝储存。 来源:在绿叶植物及动物肝脏中含量较为丰富。 功能:维持体内的第 II、IX、X 凝血因子处在正常水平。 缺乏症:人体一般不易缺乏。 水溶性维生素 * * 第二章 酶 第一节 酶的一般概念 一、 酶的概念及化学本质 1、酶的概念 酶是生物体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特殊催化活性和特定空间构象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及核酸,又称为生物催化剂。 2、酶的化学本质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核酸RNA,后者称为核酶。 酶经酸水解后的产物为氨基酸 酶存在两性解离和等电点性质 和蛋白质一样不能透过半透膜 凡能使是蛋白质变性的因素也能使酶变性 和蛋白质具有相同的颜色反应 酶是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依据: 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酶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酶的认识 1982,T. Cech 和 S. Altman发现四膜虫的26S rRNA前体具有自我催化-酶的性质,并称之为核酶 (ribozyme)。由于这个发现使他们共获1989年 Nobel 化学奖。 T.Cech S.Altman 3、酶的催化特性 ①催化效率高 是非催化反应108-1020; 非生物催化剂107-1013 ②高度专一性 指一种酶选择性作用于某一种或某一类底物 ③酶易失活 ④催化活性可以被调节控制 二、酶的组成与分类 根据酶的组成成分,酶可分为: 1.单成分酶(单纯酶):其活性仅决定于蛋白质的结构 2.结合酶(复合酶):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后形成复合物,才能发挥功能。 结合酶=酶蛋白 (脱辅酶)+辅助因子(辅因子)=全酶 非蛋白质部分 蛋白质部分 结合蛋白质 辅助因子 酶蛋白 全酶 2.按化学成分分类 ①金属离子:常见酶含有的金属离子有K+、Na+、 Mg2+、Cu2+、(或Cu+)、Zn2+和Fe2+(或Fe3+)等。 ②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铁卟啉 ???????????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维生素 其主要作用是在反应中传递电子、质子或一些基团 三、辅助因子的种类 1.按结合程度 ①辅酶:与酶蛋白松弛结合,能透析??? ②辅基:与酶蛋白共价结合,不能透析 体内酶的种类很多,而辅酶(基)的种类却较少,通常一种酶蛋白只能与一种辅酶结合,成为一种特异的酶

文档评论(0)

brnpnu311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