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仁爱之道二人成仁 什么是仁 “仁”的根本是孝悌。 孝悌也,其为人之本与1·2 P2 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就是说,仁是人自身的品德,对父母的“孝”和对兄弟的“悌”的是最真实的感情,孝悌是仁爱的具体而基本的表现,因而是“仁”的根本和出发点。 儒家看到了道德对于安定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 “仁”的规范是礼。 一方面,孔子强调“仁”是“礼”的根本,“人而不仁如礼何?”就是说人如果失去仁爱之心,那还怎么运用礼呢? 另一方面,孔子又强调“礼”是“仁”的规范。仁既然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中的一种行为,那就必须有统一的社会规范,社会制度、社会秩序来加以约束。 12·1克己复礼P171 克已复礼为仁:克己是个人修养,复礼是这种修养的标准和要达到的目标。孔子希望人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道德修养,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的规定。 礼与仁的关系:克己复礼为仁,仁是礼的基础,礼是仁的实现途径,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一内一外,互为表里,紧密结合。 “为仁由己”:再次提出践行仁需要主观自觉与努力。 当今社会鼓励多元发展,但是不能忽略对别人的尊重,否则人人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他人,上下逐利,社会秩序就会不安了。 “仁”的原则是“忠恕”之道。 基本要求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更高的标准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具体的方法是“能近取譬”,从切近处做起,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仲弓问仁12·2 P171 仁者为人处事,必须以“敬”,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恕道,设身处地,宽以待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是仁的基本内涵,也是行仁的着手处。 樊迟问仁13·19 P196 孔子讲了三条待人处世的原则:平常生活要恭敬,对自己严格要求;做事要严肃认真,对事要有敬业精神;对人要忠诚。 居处对人要谦恭,做事情要敬慎,与人交往要尽心尽力。这种态度,纵然到文化水准比较蛮夷之邦也不可废弃。 “仁”的内涵是爱人。学生樊迟请教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了两个字:“爱人”。这种爱是在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 子张问仁17·6 P265 孔子教子张涵养仁心的功夫,孔子认为恭、宽、信、敏、惠都是仁心仁德的表现。 一个人若能以恭敬之心修己待人,自然谨慎有礼,言行有度,不会招致侮慢,这是敬慎的美德。待人之际,要能宽厚而包容,凡事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多留余地,自然获得众人的爱戴和拥护,这是宽容的气象。接物处事时,诚恳信实,自然得到别人的信赖,这是真诚的品格,做事勤快就会有效率,自然有显著的工作绩效,这是勤敏力行之德。 司马牛问仁12·3 P172 孔子指点司马牛实践仁德,宜自说话有所忍耐入手。 有仁德的人,说话严谨而有节,因此,若要实践仁德,可从说话有所忍耐,力求谨慎入手。有仁德的人,言行必然相顾。要做好一件事,是相当不容易的,因此更应克制忍耐,不可轻易发言。这也是为仁之方。 孔子担心司马牛误会了“讱”就是不说话或少说话,所以拈出“说话要有所克制忍耐,并且力求言行相顾”的道理,让司马牛省思,希望他改掉“多言而躁”的毛病,克己为仁。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30 P83 子贡想从博施于民、济助众人等事功去行仁道,孔子认为那是圣人的事功。其实求仁之道不必舍近求远,所以孔子明示子贡行仁之方,在于推己及人,不必好高骛远。 孔子勉子贡从浅近易行的恕道做起。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就是推己及人的恕道,也就是孟子所谓的“扩充”。“仁”是爱的扩充,所以由爱自己而扩充爱其父母、爱其儿女,推而爱一切年老的人、幼年的人。人我一体,以自身为喻,推及他人,即是行仁之道。 子贡问为仁友其士之仁者15·10 P235 工匠希望把事情做好,就必须使用精良的工具;君子若要为仁,也必须结交仁士和贤大夫。 孔子指点子贡为仁当亲近贤能仁厚的师友,相观而善,熏习日久,自能涵养仁心,日进于高明。 孔门弟子问仁,孔子为何没有固定答案?这会让人无所适从吗? 行仁是道德的自觉活动,每个人因才性气质不同,而有不同的修养方向。孔子要帮助每个弟子超越自己才性气质的缺陷,自我确立道德主体。所以,同样问仁,但不会有相同的答案。弟子自本身的缺陷入手,而后体会师说,自我完成道德修为,因此也不会受到不同答案的干扰。 仁”的目的是“和” “礼之用,和为贵”,就是说礼要体现仁的精神,通过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达到人世间的和谐。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13·27刚则无欲,毅则能果敢坚忍,木则率真笃实,讷则真诚力行,具有这四种气质的人,就近乎“仁” “仁”的基础是直。孔子说,“人之生也直。”这个“直”就是人的真情实感,质朴、坦率的秉性,是仁爱思想的基础。 孔子赞成那种刚毅木讷的实在人,反对那种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 道法开学第一课(二年级).pptx VIP
-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但g义b261641—2010.doc VIP
- (高清版)B 26164.1-2010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pdf VIP
- 水利工程监理资料目录.xls VIP
- 国企混改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VIP
- CityGML全部实体类型总结(中英文对照).docx VIP
- JT_T 1432.1 2022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 第1部分:土工格栅.pdf VIP
-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单招真题英语试卷(原卷+解析).docx VIP
- 202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单招真题英语试卷完整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