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端到端的传输协议3.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端到端的传输协议 2.3 标准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及其初始化 2.3.1 标准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2.3.2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初始化 2.3.1 标准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1) 目前常用的标准数据链路控制(DLC)协议有: IBM提出的SDLC, ISO建议的HDLC, ANSI规定的ADCCP CCITT建议的LAPB等。 其中,HDLC与ADCCP功能相同,SDLC是HDLC的一个功能子集。LAPB也是HDLC的一个子集。 ANSI简介 ANSI:全名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 1918年10月19日,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SME)、美國礦業與冶金工程師協會(ASMME)、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ASCE)、美國電氣工程師協會(AIEE)等組織,共同成立了美國工程標準委員會(AESC)。美國政府的三個部(商務部、陸軍部、海軍部)也參與了該委員會的籌備工作。 1928年,美國工程標準委員會改組為美國標準協會(ASA),為致力於國際標準化事業和消費品方面的標準化。1966年8月,又改組為美利堅合眾國標準學會(USASI)。1969年10月6日改成現名:美國國家標準學會(ANSI)。ANSI是一個民間、非營利性質的標準化組織,終程目標為提高美國企業的全球化競爭力及藉由制定統一的規範、完善的評估、內部整合來提升生活品質。 国际电信联盟简介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ITU 国际电信联盟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也是联合国机构中历史最长的一个国际组织,简称国际电联、电联或ITU。 该国际组织成立于1865年5月17日,是由法、德、俄等20个国家在巴黎会议为了顺利实现国际电报通信而成立的国际组织,定名国际电报联盟。 1932年,70个国家的代表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会议,决议把国际电报联盟改写为国际电信联盟,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7年在美国大西洋城召开国际电信联盟会议,经联合国同意,国际电信联盟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由瑞士伯尔尼迁至日内瓦。另外,还成立了国际频率登记委员会(IFRB)。 为了适应电信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国际电报联盟成立后,继产生了3个咨询委员会。1924年在巴黎成立了?国际电话咨询委员会(CCIF);1925年在巴黎成立了?国际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1927年在华盛顿成立了?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这三个咨询委员会都召开了不少会议,解决了不少问题。1956年,国际电话咨询委员会和国际电报咨询委员会合并成为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即CCITT。 1972年12月,国际电信联盟在日内瓦召开了全权代表大会,通过了国际电信联盟的改革方案,国际电信联盟的实质性工作由三大部门承担,它们是: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部门(ITU-T)、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和国际电信联盟电信发展部门。其中电信标准化部门由原来的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和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的标准化工作部门合并而成,主要职责是完成国际电信联盟有关电信标准化的目标,使全世界的电信标准化。 我国于1920年加入了国际电报联盟,1932年派代表参加了马德里国际电信联盟全权代表大会,1947年在美国大西洋城召开的全权代表大会上被选为行政理事会的理事国和国际频率登记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合法席位一度被非法剥夺。1972年5月30日在国际电信联盟第27界行政理事会上,正式恢复了我国在国际电信联盟的合法权利和席位,我国积极参加了国际电信联盟的各项活动。 链路的工作方式 2.3.1 标准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2) HDLC包括三种工作模式: 正常响应模式(NRM)、 异步响应模式(ARM) 异步平衡模式(ABM)。 2.3.1 标准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3) 异步响应模式(ARM)也是采用主从模式,但对从站没有严格的限制,该方式未被广泛使用,后面将不再讨论它。 2.3.1 标准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4) 异步平衡模式(ABM)用于全双工点对点的链路,链路两端的节点具有相同的责任进行链路控制。这是应用最广泛的协议之一。 标准DLC的帧结构(1) 标准DLC的帧结构(2) Flag 0160 地址域 用于多用户共享一条链路时区分不同的节点。 在NRM方式中,地址域总是从站的地址。 主站发往从站的帧中为从站地址; 从站发往主站的帧中为从站地址; 当用于点对点通信时,地址域没有作用. 标准DLC的帧结构(3) 控制域用来区分不同的帧类型。它有三种格式:信息帧(Ⅰ)、监控帧(S)和无编号帧(U)。 标准DLC的帧结构(4) 信息帧(I) 是携带数据包的帧,采用模8的返回n-ARQ方式进行传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