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俎豆千秋业,异代文章四海人”.docVIP

“一堂俎豆千秋业,异代文章四海人”.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堂俎豆千秋业,异代文章四海人”.doc

“一堂俎豆千秋业,异代文章四海人”   自古以来,先贤、名贤之于文化的发展就备受世人瞩目,也受到了普遍的敬重,《礼记》中有谓:“祀先贤于西学,所以教诸侯之德也。”《周礼?春官?大司乐》亦有云:“凡有道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所谓“瞽宗”者,古之学校也,《礼记》所谓“西学”者是也。西周天子设立大学,其学有五: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中为辟雍。道德标杆的楷范作用,自然受到历代统治者和教育者的高度重视。东汉末年,“孔融为北海相,郡人甄士然、临孝存知名早卒,融恨不及之,乃命配食县社。其余虽一介之善,莫不加礼焉”(范晔《后汉书》卷一百)。此为古代地方祭祀乡贤之始,此风至于明清,尤为盛行,正所谓:“凡有道有德教于其乡者,没则祭于瞽宗;乡先生没则祭之于社,皆乡贤也。”(蒋冕《全州名宦乡贤祠碑》,汪森《粤西文载》卷三十九)   除了乡贤之外,历代名宦以及游寓客居之名人,也逐渐成为世人膜拜之对象。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仕宦于此,留下了诸多惠政和美名,人称“苏州三刺史”,他们在离开苏州的时候,百姓依依不舍,甚至再三拦道挽留,关于他们的惠政,将另作专文,此处不赘。此外,他们也和宋代游寓苏州的著名诗人王禹??、苏轼一样,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佳作。如白居易的《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正月三日闲行》:“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王禹??有《洞庭山》诗,描写太湖洞庭到西山的景象有曰:“吴山无此秀,乘暇一游之。万顷湖光里,千家橘熟时。平看月上早,远觉鸟啼迟。近古谁真赏,白云应得知。”后来苏州百姓就把这五位先哲名人并称,在虎丘山麓建祠并祀。明万历二十六年戊戌,时任长洲知县的文学家江盈科,在虎丘山麓的平远堂旧址修建“唐宋五贤祠”,并在其《五贤祠记》一文中详细记载了“五贤祠”修建的重要意义和经过,其中有曰:   虎丘北隅有堂曰“平远”,其前为虞山,横伏拱揖。诸流南泻如白练,平田远野,苍翠交映,堂所由名以此。堂故圮,凡几何年,万历戊戌,寺僧微密募金,一新其制。予登眺徘徊,欣然会心,因忆唐韦左司、白少傅、刘宾客,宋王元之、苏子瞻,此五君子皆绝代伟人。韦、白、刘俱刺郡,王宰长洲,苏则晚年寓吴。其于兹山,登览游乐,不啻数数,名篇丽咏,载在传记。然千余年来,未闻有俎豆五君子于山之侧。司土者,其谓缺典何?……然则俎豆之举,其安可已乎?爰用具文,请诸督学陈公、岳伯曹公、郡侯朱公,即平远堂妥五君子之灵血食焉。佥报曰可。予复捐金,创设木主,以八月望日,具牲载礼,肃拜祗祀。自今已往,令兹土者春秋享祀,罔有佚缺。盖予于此堂,始而有会,卒复有感。夫吴王阖庐,据有吴会,睥睨中原,不称霸业之雄乎?死而埋骨此山,金锢其内,虎守其外,曾不数世,斩焉丘墟。而五君子?袢蝗辶鳎?位不称德,千世而下,艳美其??志亮节,文采风流,靡不欣慕,愿为执鞭。即今焕然俎豆,在此不在彼。然则士之不朽,岂必千乘之富,君王之贵哉?予以告夫世世为士者,努力于其所谓不朽,而毋但富贵之为沾沾也。斯予请祀五君子意也。   这里有一个词语需要略作解释,那就是“俎豆”。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宴飨时所用的盛食物用的礼器,后由此引申为祭祀和崇奉的意思。柳宗元《游黄溪记》中有谓:“以为有道,死乃俎豆之,为立祠。”在苏州文化圈中人和长洲知县江盈科看来,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王禹??、苏轼这五位唐宋时期的名贤,其之所以足堪不朽,唯其“??志亮节,文采风流”,绝对不是凡夫俗子所追求的“千乘之富,君王之贵”。由此可见,江盈科建“五贤祠”的目的全在于劝戒、教化世人,也就是他在文中所说的“告夫世世为士者,努力于其所谓不朽,而毋但富贵之为沾沾也”。   江盈科的这份良苦用心得到了苏州百姓和文人士大夫的理解,清代苏州籍的诗人薛雪就有专咏其事的诗作《唐宋五贤祠》,其中有云:“瞻望流风拜下尘,映阶碧草泪痕新。一堂俎豆千秋业,异代文章四海人。荣辱何心依赵孟,纵论无术愧仪秦。生涯百计思量遍,愿卜从今去住身。”所谓“瞻望流风拜下尘”,我们完全可以作出这样的诠释:明清以来的苏州文士,在唐宋名贤、先哲的精神引领下,一方面严格恪守着儒家经典中的各种教诲和训诫,不断砥砺着自我的操守和节义;另一方面,以自己的亲身参与,积极入世,践行着“修、齐、治、平”的儒家“千秋业”。   江盈科建“五贤祠”的用意,在明清时期苏州文人题咏虎丘山麓的另一座纪念性建筑――白公祠时,也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清代诗人蔡士芳在《题白公祠》一诗中所说:“补种甘棠绕屋新,后先循吏总诗人。文章声价鸡林贵,香火因缘鹤市春。旧是使君吟咏处,依然兜率去来身。故衫休恋杭州迹,酹酒吴侬味倍醇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