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果树史.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果树史

陕西果树 (一)种植沿革 陕西种植果树历史悠久。在有文字以前,即有果树。西安半坡村在出土文物中已发现有榛、栗果实化石,距今有6000多年。到了春秋时期,已用果品作为祭品和馈赠礼品。《诗经》一书中有多处反映果品的诗句。如《诗经·豳风·七月》有“八月剥枣,”是说八月采收枣子。《诗经·小雅·南山有台》有“北山有李”。《诗经·秦风·晨风》有“隰有树檖”(在湿润的地方栽植梨树)等,都是反映关中一带当时的果品。稍后,《夏小正》中有“囿有见杏”的记载(囿即有围墙的园子)。榛、栗、枣、梨、桃、杏等果树的栽培历史约在3000年以上。 秦、汉时期,关中果树栽培已有较大的发展。《史记·货殖列传》载:“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西汉时栗、橘已大面积种植。《史记》记有“秦饥,应侯请发五苑枣、栗。”以枣、栗作为救荒食品。汉武帝时,张骞从西域带回的葡萄、核桃、石榴等果种,均首先在京师长安上林苑种植。《汉宫旧仪》载:“上林苑,方三百里,……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三千余种植其中。”园中果树不仅种类多,品种也多,除葡萄、核桃、石榴外,还有“梨十、枣七、栗四、桃十(内有核桃、樱桃误为桃)、李十五、柰三、梅七、杏二”之说。同时还有甘蕉、龙眼、荔枝、橄榄、橘、枇杷、杨梅、柑、橙等亚热带果树。后因气候不适,多枯死。 唐、宋时期,陕西民间已成片种植果树。唐,钱起有:“爱君蓝水上,种杏近成田”的诗句,当时蓝田一带种杏颇盛。韩愈《游青龙寺崔大补阙诗》中,记述了关中一带种柿盛况:“秋灰初吹季月管,……正值万株红叶满。光华闪壁见鬼神,赫赫炎官张火伞……”以火伞喻柿,堪称奇绝。宋代,陕南柑橘已有发展。苏辙有记述洋县“金橙纵覆里人知”的诗句。蔡交洋州诗也有:“获橘趁狨狙,……”是说“橙橘熟时,多狨猿所耗,居人日夜驱之……。” 明、清时期,果树在民间已普遍种植。明万历《续朝邑县志》在记述朝邑盛产桃、杏、枣、梨等果品时说,“滨河堧而上,桃花三十不绝。”明,张金度《劝农即事》中有:“喜杀故园梨枣在,熟时还要上公堂。”的诗句,说明彬县一带梨、枣已为重要农产品,并要纳税官府。彬州梨、渭南桃、同官(今铜川)枣、商洛核桃、华县杏、柿、及其所产杏仁、杏干、柿饼等,在明代均为陕西名产,行销各地。清代州县地方志中多有果树的记述。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吴堡县志》记述:境内“枣为多,居民以此为业。”清代中期陕北已盛产红枣。榆林地区在300年前已普遍栽植枣树。 民国初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陕西果树曾遭受严重破坏。民国17年(1928)开始引入苹果。民国23年(1934)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成立后,从国内外引进了一批果树新品种如元帅、国光,在该校园艺场栽植。与此同时,泾阳斗口农场、高陵康桥马园艺场及扶风聚粮寺农场,也先后从山东烟台等地引进苹果、梨等新品种栽植。从此,陕西省有了以栽植新品种为主的果园。 陕西现存古老果树很多。周至县楼观台有古银杏树,径周15米,群众形象地比为“七搂八拃半”,树高25米,推算树龄在2000年左右,至80年代仍结果;清涧县老舍古乡王宿里村有一株树龄900年左右的枣树;长安县滦村乡官栗园有500年以上的栗树;绥德县河底乡吴家渠村有300年以上的梨树;旬阳县金洞乡花果村有100年以上的杏树;洛南县古城乡蒋河村有500年以上的核桃树;城固县橘园乡昇仙村有260年以上的柑橘树;商县孝义乡吕洞村有300年以上的柿树等等。一些村庄以盛产某一果树为名,如绥德县的枣林坪,延安市的核桃坪,洋县的桃滩,勉县的栗子坝,城固县的橘园村等。 (二)果树生产 1.水果生产概况 1949年,全省果园面积仅5.9万余亩,年产果品1.6亿斤。50年代以后,陕西农业部门采取各项措施,加强领导,扶持、鼓励果农发展果树生产。195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农林厅曾三次向各专、县农业部门发出做好果园管理、防治果树病虫害的通知。同年冬季,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果区,指导农民采用刮树皮、扫落叶、折枯枝、进行冬耕等措施,防治果树病虫害。1952年,全省水果总产量2.0亿斤,比1949年增长25%。1956年陕西省农业厅在西安召开了全省第一次果树工作会议,总结果树生产经验,讨论果树生产的有关问题,研究制定了1956—1967年12年果树生产规划。到1957年全省水果总产量达到2.9亿斤,比1949年增长81.3% 在“大跃进”中,一些地方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毁园种粮;同时,也有些地方片面强调果园集中连片,有的山区全村连片种植果树。1960年粮食歉收,又发生毁园种粮,使果树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到1962年,全省果园面积由1959年的69万亩下降到19万亩,水果产量由3.2亿斤下降到1.9亿斤。经过3年调整到1965年果树面积达到37.7万亩,水果总产3.2亿斤,基本恢复到“大跃进”前的水平。“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