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癌肿病识别与防控.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铃薯癌肿病识别与防控.doc

马铃薯癌肿病识别与防控 剑川县植保植检站 宋瑾彦 马铃薯癌肿病是国际植物检疫对象,它是由真菌所引起的一种植物病害,具有防治困难、危害性大可随种薯畜粪便、流水传播的特点 1.马铃薯癌肿病 - 病害诊断及症状 主要为害植株地下部分,薯块和匍匐茎上发生普遍。被害块茎的芽眼和匍匐茎,由于病菌刺激细胞不断分裂,形成大小不一、形状不定、粗糙突起的肿瘤,状如花椰菜,受害薯块表面常龟裂。癌瘤组织前期黄白色,露出土表部分变为绿色,后期变黑褐色,组织松软,易腐烂并产生恶臭味,有褐色黏液物。贮藏期间病薯仍能发展,甚至造成烂窖。病薯经长时间煮沸不易变软,难以食用。 地上部受害,外观与健株差异不明显,但后期病株较健株高,保绿期限比健株长,分枝多,结浆果多。重病田块部分病株的花、茎、叶均可被害而产生癌肿病变。 2.马铃薯癌肿病 -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病组织内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休眠孢子囊抗逆性很强,甚至可在土中存活25—30年,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和合子,从寄主表皮细胞侵入,经过生长产生孢子囊。孢子囊可释放出游动孢子或合子,进行重复侵染。并刺激寄主细胞不断分裂和增生。在生长季节结束时,病菌又以休眠孢子囊转入越冬。病菌对生态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在低温多湿、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土壤湿度高、温度在12—24℃的条件下有利病菌侵染。本病目前主要发生在四川、云南,而且疫区一般在海拔2000m左右的冷凉山区。此外土壤有机质丰富和酸性条件有利发病。 3.马铃薯癌肿病 - 防治方法 (1)严格检疫,划定疫区和保护区严禁疫区种薯向外调运,病田的土壤及其上生长的植物也严禁外移。(2)选用抗病品种,品种间抗性差异大,我国云南的马铃薯“米粒”品种表现高抗,可因地制宜选用。(3).重病地不宜再种马铃薯,一般病地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改种非茄科作物。(4)加强栽培管理做到勤中耕,施用净粪,增施磷钾肥,及时挖除病株集中烧毁。(5)化学防治,必要时病地进行土壤消毒,及早施药防治。坡度不大、水源方便的田块于70%植株出苗至齐苗期,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浇灌;在水源不方便的田块可于苗期、蕾期喷施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每亩喷兑好的药液50—60L,有一定防治效果。 2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